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州,鸟儿的天堂
时间:2022-11-25 08:41:51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看苏州专稿】

  从古至今,“江南”一直是美丽富饶的代名词,人杰地灵,繁荣发达。作为典型的江南城市,苏州建城历史悠久,人文气韵灵动,经济总量已超2万亿。

  青山为笔,绿水为墨。如今,苏州这座“园林之城”又迈向“湿地之城”,正深入推进湿地保护的“苏州模式”。

  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举行,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大会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余年间,苏州自然湿地保护率从8%提升至70.4%,全市鸟类种数增加了100余种。

  自然的繁衍和人类的文明生生不息,在江南这片土地上,鸟儿们迁徙、繁殖,自由自在地生活,绘就和谐共生的天堂画卷。

  坐标:阳澄湖

  风头䴙䴘的家园

  春晖洒落湖面,凤头鸊鷉从遥远的地方飞到阳澄湖,它们要在这里上演一场难得一见的舞蹈秀。

  那些求偶经验丰富的雄鸟是最出色的舞者,或许捡一根合适的水草作为礼物,会有所帮助。舞蹈的节奏非常关键,需要对方配合默契,表演结束后,彼此通过赠送水草确定它们的关系,这是它们对未来的承诺,同时也为种族的延续带来了希望。

  关系确定后,凤头鸊鷉就开始夫妻同心建设家园,在水面上忙碌起来。但留给它们筑巢的时间并不多,因为不久之后这里的水塘将会长满荷花,属于它们的建筑材料将会非常稀缺。

  凤头鸊鷉要在炎热的夏季到来之前,将所有的蛋都孵出来,这是繁殖季最后的机会。待到宝宝出壳,鸊鷉妈妈在家照顾小宝宝,爸爸外出觅食养家,但粗心的爸爸一开始总是犯错,几次之后,初为父母的凤头鸊鷉才学会了养育之道。

  凤头鸊鷉的雏鸟出壳时,有黑棕条纹的保护羽翼,这是它们避免敌害的伪装衣。尽管如此,也只有四分之一的雏鸟可以长到成年。因为它们身旁潜在着无法预料的风险,曾有观鸟者亲眼看到,一条大黑鱼潜入凤头鸊鷉的巢中,一口吞掉了它的雏鸟。所以凤头鸊鷉父母又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它们不光要外出觅食,还要严格看好自己的小孩。

  一个月后,父母带着孩子开始下水,并教它们捕鱼。但是这块天然平静的水面,也会引来领地的掠夺者,另外一对凤头鸊鷉正在靠近它们的家园。鸊鷉妈妈在一旁护着孩子,爸爸准备战斗了。最后,勇敢的爸爸驱离了来犯之敌,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位于阳澄湖的这块水域,水面平静水质良好,鱼类和水生植物都比较丰富,成为鸟儿们互相争夺的栖息繁衍圣地。

  坐标:桐泾公园

  在太湖石里筑巢的翠鸟

  大自然是最好的调色师,翠鸟宝石蓝的背部和胸腹部的橙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色,让它们成为自然界最漂亮的鸟儿之一。夏初,翠鸟的繁殖季如约而至,雄鸟将面临着一场来自爱情的大考。

  事实上,雄鸟喂食雌鸟的的行为,并非简单的讨女友欢心,而是一场准鸟妈对准鸟爸的考验:一是看它捕到的食物能否满足整个家庭的温饱,二是看它抓来的鱼虾种类大小是否符合未来宝宝的消化需求。

  每次捕到鱼,雄鸟都要使劲将小鱼甩晕,将鱼头转向外侧再向宝宝喂食,避免鱼刺卡住宝宝的喉咙。这一切都必须合格,准鸟妈才会接受准鸟爸的求爱。

  桐泾公园的这座假山是由太湖石堆砌而成,这些石头来自苏州太湖边,由于长年受到水浪冲击产生许多孔洞,造型奇特姿态万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而太湖石上的各种窟窿孔洞,便成了翠鸟筑巢的绝佳选择。

  小翠夫妇试图在一处隐蔽的石洞中刨土筑巢,夫妻两个轮番上阵各司其职,只为让下一代能有个安全舒服的家。建设新的家园异常辛苦,还需要提防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但小翠已经是这里的主人了,它们懂得如何趋利避害。

  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对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是人们放松身心融入自然的惬意空间。

  坐标:天平山

  戴胜的奔忙

  这只鸟儿头戴胜冠,人们称其为戴胜。戴胜一家生活在苏州天平山脚下,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这里的小公园人烟稀少,却意想不到地成了鸟儿的乐园。

  乌鸫在树上叽叽喳喳,白鹡鸰在草地上欢快地跳跃,蜡嘴雀仔细端详着地上的植物果实,棕背伯劳寻找属于它的猎物,小松鼠在树洞间蹿来蹿去,找到美味的坚果啃噬起来。

  戴胜妈妈用自己长而尖锐的嘴巴一步一啄,犹如耕地,不断地翻动泥土。泥土里有它们最喜欢吃的甲虫,当它翻找出虫子,会很细心地先啄掉甲虫坚硬的外壳,再给孩子们享用。

  它们从早到晚,不辞辛苦,只为了养活刚刚出巢的五个孩子。

  坐标:天福湿地

  跑马场的绿色变身

  “陂田绕郭白水满,戴胜谷谷催春耕”,又到了一个播种插秧的季节。

  位于昆山的天福湿地马场修复区几年前其实是一个满是沙地的跑马场,现在却成了鸟儿的天堂。我国一共有1400多种鸟类,这里竟然生活着210种。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块湿地吸引了全国近七分之一的鸟类?

  天福湿地马场修复区开辟了不同水深的若干水塘,并将周边恢复成农田种植,通过对各个水塘不同的水位控制,以及植被的种植,逐渐将这里恢复成自然环境,满足不同季节不同鸟类对栖息地的需求。

  夏季调高水位,抑制芦苇的过度生长;秋冬季节,收割完的水稻田灌上水,成为鸟类优良的栖息地。鸟类在水田的停留,抑制杂草及越冬昆虫的生长,鸟类排泄物增加土壤肥力,减低了农药化肥的施用,提升了稻米的质量和安全,多塘复合系统收纳了农业尾水的排放,实现了尾水闭环处理,为农田提供了高效的营养物质。

  农田与水塘的交互循环,实现了人与候鸟共享稻田模式,提升了区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当地还依托湿地公园成立了自然湿地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公民科学活动,让公众参与到湿地的管理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福湿地紧邻上海,在经济发达寸土寸金之地,苏州人通过这种方式来保留一片湿地。

  环境好不好,鸟儿说了算。2012年的时候,天福地区的鸟类只有56种;经过十年时间,目前观测到的有210种鸟类,湿地野生鸟类多样性的观测数据恰恰是国际公认的评估湿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坐标:金鸡湖

  斑嘴鸭一家

  每年10月,斑嘴鸭从我国北方千里迢迢抵达苏州,次年四月春暖花开时,再结伴回迁,回到北方草泽繁殖后代。但是也有部分斑嘴鸭适应了苏州的气候环境,它们就此定居成为留鸟,在苏州的夏天繁衍后代。

  不过,个体繁殖的斑嘴鸭常见于苏州郊外湖泊,在繁华的城市中心湖泊非常少见。

  斑嘴鸭别名中华斑嘴鸭,中国有一部分家鸭就是从斑嘴鸭驯化而来的。家鸭丢失的还有孵化的习性,以前农户人家散养的鸭子还要借母鸡孵鸭蛋,从野鸭向家鸭的驯化过程,也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不建议随意给野生动物投喂食物。因为那会弱化它们的生存能力,不投食物保持距离,这是小鸭子和人们无言的约定。

  一大早,鸭妈妈就带着孩子们出来觅食。金鸡湖有什么美食呢?原来,在金鸡湖的北岸有一条长长的湖岸线,芦苇、狭叶、香蒲等水生植物隔出一个开阔又隐蔽的空间,成为斑嘴鸭中意的觅食天堂。除了高大的挺水植物,这一带水域还有丰富的浮水植物,比如长势茂盛的浮萍、水鳖、满江红、细果野菱,水下有雁鸭家族都爱吃的苦草,有荤有素,伙食不错。

  鸭子们的安全是鸭妈妈最操心的。九只小鸭子的作息和生活纪律很重要,鸭妈妈也会随时教育破坏纪律的孩子。黑水鸡是水禽中的狠角色,即使是对于同胞,打起架来也是毫不手软,不分个你死我活决不罢休。

  在这片静谧的水面上,斑嘴鸭一家同样面临黑水鸡的侵扰,鸭妈妈的警觉性很强,为了小鸭子的安全,鸭爸爸也闻讯赶到,时刻警戒,用心守护下一代。

  2022年7月,苏州的最高气温达到四十多度,让鸟儿们无处可躲。它们张大了嘴巴,不停地扇动着腮帮子散热,缓解高温的炙烤。

  小斑嘴鸭们必须抓紧时间长大,以面对秋天到来时生平第一次的长途飞行。这些小鸭子躲过了黑水鸡的驱赶、高温天的考验,它们羽翼已经丰满,即将开始自己独立的生命之旅。

  坐标:苏州

  鸟儿的天堂

  每年几万只雁鸭迁徙苏州,一路上千难万险生死未卜,它们跨越山河无所畏惧,只为生存和繁衍。

  清晨,溪水从大阳山的石缝中缓缓流下,阳光透过树梢,洒落在溪流之上。这是林鸟们最欢快的时刻:白头翁站在桑树枝头召唤伙伴;黄鹡鸰在石头上跳来跳去,寻找秘密的饮水洗漱点;绣眼鸟倒挂在树枝上,享用着还未成熟的果实。

  如果你因为粉墙黛瓦的素雅之色认识了苏州,也会因为五彩缤纷的自然之色爱上苏州。

  这些融入在自然之色的小精灵,无论是善于伪装的,还是光彩夺目的,大自然的色彩总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苏州位于经济高度发达的长三角核心地带,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同时,这里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在这里,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大自然的美妙所吸引,他们走进自然观察湿地,加入到生态保护的行列当中。

  十年的调查发现,苏州生活着400多种鸟类。它们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是苏州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指标。

  珍爱湿地,守护未来,大自然中鸟儿的多姿多彩,让天堂苏州更加美丽。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