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
中华文明探源
苏从何处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今天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草鞋山②:罕见玉琮千古之谜》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阳澄湖南岸,拥有6000多年历史,是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因形如草履而得名“草鞋山”。2013年,草鞋山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在同一地址上呈现新石器时代全部文化遗存的遗址。
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保存有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完整的发展序列,再现了长江下游史前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长三角地区史前发展的一部完整的“地书”,具有考古学上的里程碑意义。
【AI记者苏小新】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AI记者苏小新将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带你一起回顾苏州重要的考古经过,探索苏州文明的源头、形成和发展,揭示苏州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01
一场大雨惊现稀世罕见玉琮
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内,有一件高31.2厘米的兽面纹饰玉琮,内圆外方,通体泛黑。这件出土于草鞋山的玉琮,分12节,每节转角处刻有凹形牙状纹饰,被称为“中华第一玉琮”。
1972-1973年的考古发掘最为重要的发现是M198墓葬。M198墓葬是一座典型的良渚文化类型墓葬,出土了大型玉琮、玉璧等随葬玉器。
”这次的发现是我有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据当时参与考古发掘的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兽面纹饰玉琮的发现是因为一场偶然的大雨。
“我记得是26号下大雨,塌方土很多。然后从26号开始,27号、28号连续到29号,我们在上面清理。特别是在29号清理过程当中,玉琮露出来了,发现了玉琮,当时大家都非常激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说。
丁金龙,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从事考古工作40年左右,是国家级考古领队,主持过十多处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工作。
经过仔细清理 ,结果让考古专家们震惊。这个玉琮竟然是从一个良渚时期墓葬里出土的。”这次发掘就是一个惊天发现,就是墓葬里面有陶器和玉器,而且玉琮、玉璧和良渚文化陶器居然在一起发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照根介绍。
”因为在此之前,玉琮在北京故宫,包括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博物馆也都有见到。但是没有想到它是史前时期的,一般都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是汉代的玉器。所以学术界就特别震惊,原来距今4500年前甚至更早一点,长江下游地区就能制作这么精致的玉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02
了不起的玉琮 了不起的生产力
由于草鞋山玉琮是首次从墓中发掘出土的,因此被考古界称为“中华第一玉琮”。这次发掘,考古学家共从草鞋山遗址中发掘出三件玉琮,其中,珍藏在苏州博物馆的玉琮最特殊,它体型最大,而且通体泛黑。
专家仔细察看还发现,玉琮身上隐约可见神秘的纹饰。与其他玉琮对比研究后,专家确认这是一种神秘的兽面纹。
”每个面上都有雕刻纹饰,特别是两个角之间,当中好象是有一对人的眼睛,是人的脸面的一个简单象征。“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说。
”这个玉琮,用现代通俗的概念来讲,它就好比是一个佛像,良渚先民用当年最高级的材料,把他们所崇拜的神像刻在了上面。“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介绍。
关于玉琮的功能有多种说法,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有“黄琮礼地”的说法。很多学者也认为玉琮的主要功能是祭祀天地。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曾在《良渚文化玉琮初探》一文中提出,良渚玉琮或是一种类似图腾柱的原始宗教法器,琮上雕刻的统一规范的徽像,说明具有比图腾崇拜更高层次的宗教形式。
兽面纹所表现的神灵,应已具备了类似“ 帝”或“上帝”的性质。琮是巫师们用以通神的工具,施刻于琮上的徽像,应该是巫师们要沟通的神,或要在作法中表现的神的形象。
专家认为,在4500年前的良渚社会,要雕刻出这么精美的玉器,是十分困难的。“玉琮的造型比较奇特,而且上面赋予了大量繁复的纹饰,它其实需要耗费相当大的心力和体力去完成,需要专人去完成。从这个角度来说,在4000多年前先人能制作完成,其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品。”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说。
“玉的硬度一般比现在的铁还要硬。它一般是6.5度左右,比现在一般的玻璃都要硬。要把这样硬的材料,雕刻成这样的形体,在上面又锲刻纹,所以从加工工艺来讲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它是代表了当时最高最先进的生产力的水平。”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介绍说。
03
神权与军权合一 墓主到底是谁?
在出土玉琮的墓中还出土了多件玉璧、玉钺以及大量精美陶器。玉璧也是祭祀的礼器,其中一件玉璧上也有神秘的刻画符号。“像苏州地方出土的玉璧上,基本上少有这种刻符,这个也是后来才偶然发现的,像玉钺的形状。”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说。
根据墓穴中随葬大量精美玉器和文物,专家判断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除了他的显贵以外,还有他的身份也可能他是巫师。包括这个墓里面还出土了玉钺,它也代表军权,所以这个墓主既掌握神权,又掌握军权。“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说。
“权力越高,他所获得玉料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从考古来讲,越高级的墓葬,它的玉器数量就越多,同时玉琮、玉璧这些东西也比较大。”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说。
草鞋山遗址的发现,结束了多年来关于玉琮的起源之争,开创了文明探源的新局面。“草鞋山是第一次改变了学术界对于良渚文化的文化认识,也改变了对于玉琮起源的认识,所以草鞋山在研究良渚文化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表示。
“草鞋山遗址确实是在百年的中国考古史,乃至长江下游的研究文明起源,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如是评价。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