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从何处来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木渎盆地②:五峰北遗址
时间:2023-09-13 09:56:56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今天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木渎盆地②:五峰北遗址》。

  【AI记者苏小新】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AI记者苏小新的讲述与科普,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五峰北遗址】

  上一集我们介绍了彭家墩遗址,丰富多样的玉器和前沿的考古技术,带我们了解良渚时期苏州西部地区的聚落分级情况。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五峰北遗址。遗址内出土的石制品涵盖了石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能够完整体现史前人类制作磨制石器的流程。这在考古发现中十分稀有,对了解、揭示苏州地区史前手工业生产水平社会组织结构及文化协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孙明利,现任苏州市博物馆副馆长。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领队、江苏省吴文化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考古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商周考古、城市考古,2016年参与发掘五峰北遗址。

  五峰北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五峰村,整个遗址长约400米,南北宽约130米。2013年,木渎镇五峰村在维修一条排水管道时,村民在排水管道土壤中捡到很多石器的碎片,考古队介入后在这里发现了一条东西向河道贯穿遗址。

  为确定该河道的时代和性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发掘。

  “2016年,我们对这条古河道的局部做了一个小解剖。”孙明利表示,考古队员发现古河道探沟内堆积层度约为1.3米,分为4层,其中第三、四层堆积属于良渚文化时期。现在共出土石制品3805件,以石片和断块为主,包括石锤、石凿、石刀、石斧等不同阶段的石制品。

  “五峰山这个地方,其实有大量的沉积岩的分布,这是做石器的最好材料。因为它硬度比较高,硬度也不适宜像玉一样或者像火成岩一样难以加工,而且它成片,片状的话就是做石器很好成型。”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江苏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研究员张照根说。

  结合在附近地面采集的大量石器,考古专家确定五峰北遗址内存在一处石器加工作坊。“它是一个以生产石器为主,我们称为作坊遗址。这个作坊可能是露天的,因为我没有更多证据,也可能是搭了一个简易的棚子,在山上就近采石来加工。”孙明利介绍,随着时间的流逝,石器作坊慢慢就被埋到了地下去了。

  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发现五峰北遗址,对研究史前人类制作磨制石器的生产技术与流程,提供了很好的材料。“都是一些小石片,在外行业人看来,可能是一文不值的东西。实际上这些都是良渚时期,人们加工石器打下的一些废料,通过它能够复原当时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这可能比这些文物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锦琼表示。

  为重新认识石器从产生到废弃的生命过程,专家运用“操作链”的研究体系,对石制品展开了分析。

  “五峰北遗址是一个特别幸运,特别稀少的研究材料。全世界相关研究操作链的分析,都没有很好的案例。它受制于考古材料的完整性。”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委员陈虹表示,这是她从事操作链分析过程中,第一次完整把这个生产流程复原出来。

  来看一段考古科普:

  “操作链”是一种动态的石器研究概念,研究需覆盖从原料获取到工具废弃各个环节的信息,能够让分析者重新认识石器的“生命史”,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石器背后“人”的行为与故事。

  级差动态分类法,是基于“操作链”概念提出的一种石器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认为石制品是动态过程的产物,结合技术、形态和功能等,将石制品从制备到废弃整个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产物分为制备类型、制作类型、使用类型、废弃类型四组一级类型和多组次级类型。

  “特别幸运的是,我们居然找到了一整套石凿的加工流程相关的产品。当时的工匠可能会把一个长方形的石料,从两侧一步步向中间拨片,然后修身修形。最后拔成一个具有石凿形状的一个梭形,最后一步就是上面的肩部进行去顶,就形成了一个带有方顶的石凿。”陈虹表示,石凿的制作过程类似于剥洋葱,可能是当时的匠人追求石凿的耐久性和坚固性。

  通过微痕分析,在石制品标本上发现了很多“疤痕”。专家推测良渚先民已经能将几种原料对应于不同用途。“比如说石凿是用来析裂石材的,我们也看到有劈裂木材以及劈裂物品的功能。”陈虹介绍。

  在苏州西部山区多年的考古工作,也发现一定数量类似的遗存。2013年秋季,在香山北麓下场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批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制品,包括成品、半成品、废料等。

  2009年,在马巷上村北、王马山南麓发现马巷上石器加工作坊。遗址大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在地面上发现大量陶片、石器半成品及成品等,所见器形有石刀、石坯料等。这表明在苏州西部山区,围绕着丰富的石料资源,历代多有着开采和利用。

  “五峰北遗址的石器作坊其实是服务于更大的一个聚落,草鞋山遗址、赵陵山遗址等大型墓葬中出土的比较大的石钺,都是源于五峰山地区沉积岩的矿。”张照根表示,从良渚社会的大型布局来说,苏州西部地区的石器作坊,不管石制品的实用性,还是礼器来说,它都是服务于都城的。

  张照根介绍,这个都城是服务于整个文化区的,从采集石制品的时代来说,可能从崧泽晚期一直延用到春秋时期。这样的研究可以把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中,关于木渎盆地研究的课题引向深入。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