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不止,文脉不息。11月17日,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统筹协调,注重与国家层面规划相衔接,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大运河及其他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把握流域特征,突出地方特色,整体呈现长江、大运河江苏段的水韵人文之美。
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长江、大运河 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大运河和长江一纵一横,滋养了江苏的富庶繁华。在这片文化沃土上,自然景观和人文地标星罗棋布,“水韵江苏”在江河沿岸孕育生长,沉淀着过去,见证着今朝。江苏在历史上就是长江文化、运河文化的聚集地,拥有700余公里的大运河干线和400多公里长江江苏段,塑造了江苏开放包容、南北融合的文化特色。近年来,江苏积极保护传承长江、大运河文化遗产,着力塑造“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建设沿大运河特色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不断让陈列在长江、大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自信在一江一河的江苏段中昂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江苏一体化推进长江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江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从高质量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到连续多年举办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从淮安市实施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引领工程重现运河之都辉煌盛景,到苏州市建设“运河十景”勾勒现代版“运河繁华图”,如今,8500万江苏儿女正沿着一江一河挥毫泼墨,描绘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努力在系统保护江河生态、活态传承历史人文上取得新成效。
奋力打造江河交汇“好地方”,让长江、大运河文化在数字新时代创新实践中焕发“江苏风采”。会议指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找准定位,用好研究成果,加强科学论证,把江苏段研究透、把家底摸清楚,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高水平参与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扬州基于“运河十二景”评选工程推进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为全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示范样板;无锡率先布局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元宇宙前沿业态,推动大运河、长江文化与数字影视制作、现代创意设计产业体系充分结合。站在厚重的历史之上,我们要以江河为脉,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大运河及其他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更加丰饶多姿的当代文化,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江一河昼夜奔流,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让我们以江河为媒,串珠成链、以线带面,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前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打造更多精品力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贡献江苏力量。(朱梓铭、于一凡)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