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土地资源紧张、十分宝贵。日前召开的苏州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行“数据得地”、加快实施“工业上楼”,着力解决存量先进制造业优质企业的用地难问题。
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海美国际(苏州)智造研发社区,总投资约6亿元,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萨瑟克机械是一家生产农机装备零部件的外资企业,2006年落户苏州,随着订单增加,原来的厂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今年入驻了海美的“工业上楼”项目。
“在海美的工业坊里,我们有一些合作的工业伙伴。目前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中大型的,当我们需要一些小型零部件的时候,会在工业坊里优先寻找一些合作伙伴,这样缩短了一些物流的成本、距离和时间”,萨瑟克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宁介绍。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的木渎国际科创园聚焦规上企业,主要招引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医疗器械、新能源等产业企业。目前,园内已引进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规上企业综合占比达70%以上。
在北京联东投资(集团)苏州公司高级投资总监邱燕峰看来,工业上楼可以缓解当下土地供需关系矛盾,并可以在苏州这样一座新一线城市实现打造科技融合、创新协同、人才集聚、功能复合型高标准载体的迫切诉求。
今年,苏州出台《鼓励“工业上楼”工作试点方案》,提出力争通过3年时间,建设一批“工业上楼”示范园区、楼宇,打造一批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类“工业上楼”产业载体超224个,产业方向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
“一方面,我们从政府层面把相关工作纳入了高质量考核,让各地有意识地去推动;第二方面,下一步将从市级层面开展工业上楼示范项目评选,给予扶持;第三,对于开发企业或一些投入较大的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给予项目贷款的贴息奖补,切实推动‘工业上楼’工作在苏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苏州市工信局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白寒冰透露。
苏州市委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全面推行“数据得地”,加快实施"工业上楼",推动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存量用地盘活利用。
今年,苏州市相城区已大力探索实施“数据得地”模式,将有限土地资源向优质项目进行集聚。
苏州市相城区工信局副局长琰彬表示,要从经济效益、企业成长、转型升级等多个维度建立企业评估体系,确保“数据得地”的准确性,让企业对解决用地需求有更稳定的市场预期,进一步推动企业扎根相城、深耕相城。
苏州市相城区按照产值近三年正增长、资源集约利用等级等基础条件,对全区37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了经济效益、资质荣誉等数据的无感采集,并开展打分评估工作。结合企业拿地意愿和板块供地工作实际,产生了第一批9家供地企业名单,并通过用地预审。
苏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万利表示,2024年,苏州市工信系统将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这一主线,聚焦“1030”产业链体系,围绕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明确产业方向,通过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和“两产两进”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数据得地、增资扩产、老旧工业区改造和工业上楼,为全市工业增长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