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持续塑造园区高质量发展优势,6月14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会顺利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宏,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倪乾,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书记许文清,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莉等出席会议;园区管委会相关局办、国资公司负责人、园区30余家高校院所代表及2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参加。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已吸引设立33所中外知名高校(研究院),在校生规模约8万人,教职工约6500人;集聚了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5000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
自2002年开发建设以来,科教创新区始终围绕产业经济发展主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产业发展为核心,高端人才为引领,大院大所集聚为支撑,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方向的发展之路,生动实践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发展模式,助推园区实现从“制造基地”到“创新高地”的华丽转身。
会议总结盘点了2023年高校发展成效,并谋划下一步重点工作,现场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推进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苏州工业园区推进高等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示范发展实施意见》。
三年行动计划以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遵循,瞄准“做精人才引进、做实成果转化、做优创新生态”3大方向,抓好9项任务,落实10条举措,旨在发挥高校教育阵地、科技重地、人才高地结合体重要功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园区“623”产业体系布局,以优质的“三位一体”创新生态助力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现场还发布了《科教创新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果与未来展望研究成果》。
上海华略智库主管合伙人、首席内容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先生站在智库专家的角度,回顾了科教创新区的发展历程,剖析了科教创新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之路的内涵逻辑和瓶颈挑战,并从智库视角探索研究未来的发展路线及方向。
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家单位进行交流发言。
现场,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蒙纳士大学(苏州)科学技术研究院、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获颁“苏州工业园区2023年度优秀院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促进三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走在前、做示范”,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