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监管部门要为天价健身卡设“卡”
时间:2024-07-15 17:09:40 来源:名城苏州网

  匪夷所思!退休人员薛女士短短半年时间, 被一家健身房忽悠刷走了146万元,这笔钱原本是她的养老钱,如今却不幸落入了不良商家的陷阱。

  薛女士今年55岁,因身体原因在2021年时就提前办理了内退。2022年10月,薛女士来到南京乐暴健身馆,想游泳锻炼身体。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她购买了一万多元的课程,没多久,教练便以种种理由,要求她每个月都要购买几万元的健身课。就这样,在一两个月的时间,薛女士就缴纳二十多万元的课时费。

  2023年2月,健身房的负责人又找她“谈心”:“投资健身馆做股东能快速把钱挣回来,这家店三个月就收回了投资。但必须购买50万以上的课,消费满50万才能够享受股东待遇,快速收回课时费的投资。”在此鼓动下,薛女士又向健身房账户转了80万元,并签订了一份认购20%股份的协议,但实际上她并未真正参与健身房的经营和管理。

  薛女士作为一位退休人员,本期望通过健身来保持健康,却陷入诈骗的陷阱,无法自拔。现在现在唯一的路径是通过诉讼讨回养老钱。

  据查,这家健身馆涉诉案件多达27起,大多数为服务合同纠纷,其中被法院判决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就有7起。早在去年9月,该公司及公司法定代表人就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记者发现:消费者维权之路困难重重,直接原因是不良商家利用预付卡消费的漏洞。这种消费模式在健身、美容、美发等行业广泛存在,看似便捷,正成为骗子敛财的温床。

  中老年群体信息获取渠道有限、防骗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这让他们成为不良商家行骗的重点目标。消费者预付消费时,往往被商家的优惠活动所吸引,甚至不假思索,忽略了商业活动的基本规律。据说和这位薛女士相似遭遇的学员不少,有的甚至办起了网贷。

  记者呼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健身等预付卡消费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本案中尽管健身房及法定代表人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但仍能继续发行预付卡并坑害消费者,明显说明监管的缺失。

  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理性对待商家的优惠活动,对虚假承诺和高压销售手段诱骗会员高额消费的行为保持警觉,在发现被骗后应及时寻求法律援助。(文/吴昊 图/陈洁)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