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可以有多种维度和指标去衡量。在苏州,国际人才正深度融入城市创新,定义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质,与这座开放大市“双向奔赴”。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近日火热开幕。记者了解到:全市人才总量达390万,高层次人才总量达42万,留学回国人员超过6.3万人。在苏州持有效外国人工作证的外国人才超过一万人。
苏州因开放而兴。正通过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面向全球汇聚高端资源,不仅打造了中新、中日、中德、海峡两岸和苏州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14个国家级开发区,160家境外世界500强累计投资设立450个项目,苏州已经与28国的58城缔结为友好城市,连续12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4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和“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苏州凭借怎样的魔力,让一众老外笃信“他乡胜故乡”呢?
最近一位外国博主因其发布的中国旅游短视频中常用开头“city 不city”,让这“魔性”的中英混搭句成为网络热梗。今年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吸引了百余名外籍专家、外企高管、52名海合组织和创客育成中心负责人以及350余名国际青年人才和留学人员来苏州参会。成百上千的国际人才以自己的事业成就、美好生活向海内外朋友种草:“国际人才待遇,苏州city 不city啊”
苏州是全国最早发布“外籍院士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室”管理办法的城市。苏州已立项11家外籍院士工作站(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1人),116家省级外国专家工作室,299家市级外国专家工作室。
早在2019年,苏州便出台《关于支持外籍人才参与科技创新的若干举措》,首次在设区市层面鼓励外籍人才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并享受“国民待遇”,若获评重大创新项目,苏州“一事一议”予以研发资助。
苏州还设立全省首个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证、居留证件办理专窗,实现“一次受理、一并发证”;试点推进优秀外国青年人才来苏政策,对总部经济企业、外资研发机构聘用的高级研发予以最大限度的工作便利。
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人才在凝聚创新势能、构建开放新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于科技、教育、商务服务、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国际人才,不仅给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更多“国际范儿”,他们融入苏州、服务苏州,也为苏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作出引领示范注入更多智慧。(文/水清莲动 图/沙嘉璐)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