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新生满月!中国有条十全街!
时间:2024-07-31 10:00:01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面包店里开音乐会、公交live house“蹦迪”、法餐意餐应有尽有……在社交平台,搜索“苏州打卡地”,十全街赫然在目。

  自6月29日开街,十全街业已满月,当初“中国有条十全街”的口号也有了更加具象化的表达。或好、或坏,或肯定或质疑,千万种声音聚集在这里,把十全街拱上流量宝座。

  老与潮的融合、守与进的抉择、过去与未来的深度链接……在古城保护与城市更新这对“孪生”命题上,苏州用“绣花功夫”来织补、修补、更新,炫出了“以人为本”的智慧。

  风物长宜放眼量。或许十全街真当得起“中国有条十全街”的未来。

  炫出老与潮的交融

  重新定义时间的刻度

  过去的城市更新,往往简单地以时间为界限区分“新”和“旧”。“新”元素起来之后,“旧”元素被迫退场,城市逐渐“失忆”,城市特色和可识别性也在不断丧失。

  今天的十全街,却同时炫出了新与旧、老与潮的交融。

  自南宋起便保留的“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在千年后的今天,依旧是十全街最清晰的模样;邻里串门溜达、乘凉唠嗑,依旧是老街坊们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在这里,人与城和合共生。面包店里开音乐会、公交车上“蹦迪”、咖啡店主理人风格迥异、店招设计city感十足……

  但细看,又有很大不同。

  古桥古树不一样了,是全新的视听享受。8座石桥,通过空间符号的打造,让桥与街衔接处绿树丛生,成为“无界园林、漫生活街区”,那些年错过的古桥故事,如今会尽数刻入脑中;南林饭店旁300年的古树,大约再也不会寂寞,因为有了名牌,多了为它驻足的年轻人。

  空间感受不一样了,是全新的符号。走在古朴典雅的人行步道上,低头就能看到地砖上刻画着十全街地图。十字路口,摇身一变化身粉红步道,贴上“爱在十全,历久弥新”“情定苏州,十全相伴”标签……乍看,十全街更潮了;细看,每处潮的背后,都带着对“老”的尊重,代表着时间的延续,并没有成为被切断的历史。

  吃喝玩乐的业态不一样了,是全新的消费场景。到老唱片坊,恣意寻找遗落的青春;排队买奶茶,也在路边的沙滩椅上乘凉。美食、咖啡、艺术、文化等多元业态,让十全街兼容千年古城、城市社区、创意街区多重身份,“老”与“潮”在这里重新定义时间的刻度。

  演绎守与进的抉择

  为“以人为本”再添注脚

  但流量背后,不仅仅是改造跨越新旧边界的意义,更是让城市的肌理与人的需求紧密结合。

  早在改造前,当地部门就收集了居民2000多条建议,采纳了300多条。

  以人为本,规划团队放弃了以往大拆大建式的“休克式”疗法,而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建设地下微型综合管廊,地面不设窨井盖,避免道路反复开挖;恢复青石板雨水暗沟路面,让街巷展现传统肌理;利用腾退地块打造公共空间,以“小尺度,渐进式”改造留住居民。就连全国首个电动自行车立体车库,也安排!

  这样的“坚守与激进”不胜枚举,也正因一切商量着办,店主们自发设计创意店招、组织线下活动……当历史风貌和当代生活叠加,多方之间形成共识,十全街便在自我更新中长出更多可能。

  家住十全街慧珠弄的“新苏州人”陈小宝,是个“古城迷”。平日里爱走街串巷,线上分享古城美景。如今,他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到十全街走一走,拍摄视频发掘十全街的美好。

  十全街改造后,人行步道由原来1米拓宽6至7米,陈小宝坦言安全性大大增强,“原来步道狭窄,容易与车辆发生碰撞,如今人车分流,小区里的老人也愿意出来走走了!”

图/十全街居民陈小宝一家出门散步

  开了27年的定制西装店老板,现在每天都为十全街上的人流而津津乐道。“还有远道而来的内蒙客人。有人来,我们这条街上的店才能有活力!”

  但凡事总有AB面,网络上充斥的质疑声,也不少。“改造后的十全街不好看,没有以前的味道了”“人行道变宽了,机动车一点也不方便”……

  但好在十全街完全懂得“城市是人的容器”。业态“网红化”,由市场决定。十全街的2.0版本,则由“人”决定!也就是说,你的意见,说不准哪天就照进了现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分院主任规划师李晓辉表示,当下的十全街是多元立体街区,在地生活、文化旅游、商业创新,正在这条街上碰撞出新的火花,未来的十全街,会是多元声音的集合体。

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分院

主任规划师 李晓辉

  打开过去与未来的链接

  十全街当得起“中国”二字

  十全街原名“十泉街”,此名源于街道两旁曾有的十口古井。后来,因清乾隆帝南巡时曾驻于附近,因皇上自号十全老人,遂将“十泉街”改名为“十全街”。

  十全街还曾是苏州涉外宾馆的集聚地,南林、南园、苏州等宾馆都坐落于此,历史底蕴之深厚可见一斑。

  如果把十全街的改造,放在古城保护更大的时空里审视,它无疑体现了当下告别增长依赖,重塑城市肌理,“以人为本”的空间重构与社区激活。

  例如,“步行化、轻扰动”,是十全街此次改造的关键词,背后实则用心良苦。

  “步行化是古城未来交通的趋势,无论是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还是北京的崇文门内大街,人行步道在其中都占据重要角色。”李晓辉说。

  作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发展过程中始终遵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立足江南水乡的独特自然环境,延承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逐步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空间分布均衡的“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城市形态,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图景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而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古城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街区之一、古城发展的经典样板,十全街无疑要肩负起“中国有条十全街”的使命,方能链接好过去与未来!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