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窗,惊艳一座城。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历经30年发展,从“阡陌水乡”蝶变为“创新之城”。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30周年大型系列纪录片《而立有城》正式开播后,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园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园区的前世今生。
网师园——
中新苏州合作的历史见证
很多人不知道,苏州工业园区的诞生其实与苏州园林有关。
30年前,中、新双方就苏州工业园区合作项目展开了多次会面和谈判,心思细密的苏州人特意把谈判地址选在了网师园的撷秀楼上。
苏州园林是苏州典型的代表,在这里可以畅聊苏州的历史、文化,看苏州的绣娘是如何把一份丝线分成一百二十八分之一的。另一方面,园林的工巧本就是苏州人能力的最好证明,一个心思如此细腻的人又怎会管理不好一座城市呢?
谈判过程并不容易,需要兼顾中新两方的需求,达成合作共赢。有时候谈到凌晨两三点,为了保持头脑清醒,大家甚至会用自来水冲头。那时的李光耀是新加坡资政,这也是为什么双方谈判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原因。
不过,这场谈判除了桌面上刀光剑影的金刚怒目,有时也有私底下婉转曲折的菩萨低眉。
时任苏州市市长的章新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慨道:“作为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是什么?judgment,是判断。”于是,他精心安排了昆曲《十五贯》,该曲目所弹奏的内容恰如当时的场景。一切就绪,只等决断。
激烈讨论后下楼散步,观一池碧水、听一曲昆剧,换景也换心境,苏州城内独有的文雅让这场博弈一下就变得柔和不少。
事实证明,苏州判断准确抓住了机遇。而一生33次访问中国,8次来到园区的政治家李光耀也判断对了。多方智慧的汇集,最终成就了园区这个举世瞩目的“对外开放窗口”。
从“阡陌水乡”到“创新之城”
园区用三十年完成华丽蝶变
三十年前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什么样子?在运输船船长高学武的眼里,三十年前,这里只有大片的农田和洼地。
“三十年前这里小河道狭小,只能行一百多吨的船,这三十年后能行两千吨的船了,开船绕个圈都不碍事,变化太快了。”高学武喃喃道。
他在吴淞江上行了一辈子船,三十年来,眼见着河上行驶的船只越来越大,两岸的新建的厂房越来越多,岸边还架起了一座大码头。
这座码头就是现在的苏州园区港,是苏州自贸片区的水路口岸。进出口的货物都在这里完成“一站式”通关和验收手续。每周大约有三千标箱的货物从这里登船。
而高学武和儿子高士草的任务就是将货物运到上海外高桥港,在那里,这批“园区制造”将被装上远洋巨轮,销往东南亚或者欧美市场。
高氏父子见证的只是园区30年巨变的一个缩影,当初那个连条正经公路都没有的农村,如今已经慢慢变成了国内开发区的“标杆”。苏州工业园区用30年时间,让一片洼地蝶变成一座新城。
在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内,有一张园区规划建设的效果图,它所描绘的是整个园区的中心,位于金鸡湖畔的建筑群。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张效果图绘于30年前,几乎与现在的金鸡湖实景一模一样,不得不让人佩服当年园区的超前规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苏州人把蓝图变成现实的勇气与能力更是令人钦佩与赞叹。
“规划的意义就是让土地资源的综合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原副主任杨晓敏说。
在1994年的第一版规划中,园区面积仅有7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2001年,园区面积迅速扩展,开始将周边乡镇纳入规划,园区逐步从当初的70平方公里扩张至如今的278平方公里。
如今,超9000家创新型企业聚集于此,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展示着全球制造业最生动的风景。
工业园区与一路之隔的苏州老城仿佛是“双面绣”,一面绣着小桥流水、亭台古迹,另一面绣着智慧工厂与摩天大楼,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面孔。
造“园”是苏州人的专长,从前是古典园林,现在是工业园区。30年砥砺奋进,苏州工业园区“园”从何来?11月24日(今晚19:40)敬请锁定苏州社会经济频道,收看纪录片《而立有城》第一集《蝶变》!。
记者:张馨芸、曹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