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在“家门口”感受苏工非遗魅力
时间:2025-01-21 10:21:53 来源:苏州日报

近日,江苏省“非遗在社区”试点优秀案例名单发布,位于姑苏区虎丘街道的“海棠芳‘非’”非遗文化馆成功入选——

在“家门口”感受苏工非遗魅力

  近日,江苏省“非遗在社区”试点优秀案例名单发布,位于姑苏区虎丘街道虎丘路社区的“海棠芳‘非’”非遗文化馆成功入选,这是姑苏区唯一入选案例。昨天,“有‘蛇’有得”虎丘泥人主题展走进这里。惊梦、游园戏曲场景泥塑,有“蛇”有得福袋、圆头圆脑的蛇年摆件等耍货、寓意吉祥的舞龙泥塑金龙祥瑞……一系列作品让居民们在“家门口的展览馆”就能感受苏工非遗魅力。据悉,春节期间,“非遗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也将相继在“海棠芳‘非’”非遗文化馆举办。

  00后青年走进虎丘泥人的前世今生

  展览首日,刚布置完现场的苏州民间工艺家、苏州泥塑匠人关惠,就遇到了首批参观者——附近上班的00后青年。

  “原有的虎丘泥人大小是这个惊梦作品,人物在10厘米高,最利于运输,不易破损,但是面部塑造会非常考验技艺。”关惠为年轻人们逐一讲解展品,从典故到技艺,年轻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与关惠互动提问。

  一方水土塑一方人。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游园、皮老虎等代表作品,还有蛇年生肖主题新作《有“蛇”有得》,作为一款为蛇年打造的新春贺礼,蕴含着深刻的吉祥寓意。“福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财富与福气,小蛇从福袋中探出头,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人们能够舍弃过去的烦恼与不顺,收获满满的财富与健康。”关惠说。

  据关惠介绍,苏州泥塑与潮州浮洋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为中国四大泥塑。之所以叫“虎丘泥人”,因为最早时用的泥取自现在五人墓对面小河浜里的滋泥,这种土黑、细、粘,制作出来的泥人面部更光滑。如今用料则多取自太湖、阳澄湖。

  炼泥、塑型、翻模、修模、洗粉、上彩、装饰、封层……一件泥塑作品往往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单制模这一步骤前后就需要半个月时间,“上彩的时候,也不能直接使用丙烯颜料,因为这种颜料不能跟泥土相融,直接上色会脱落,所以需要先古法调色再上彩,才能让颜料和泥土相融。”关惠的介绍也让年轻人们对虎丘泥塑这门非遗技艺肃然起敬、为之惊叹。

  非遗技艺+创新让非遗“活”在当下

  “今年我打算尝试‘复活’虎丘泥人中的绢人,手臂关节用香樟木制作活动关节,身上‘穿’绢衣。”关惠介绍,在宋朝以前,虎丘泥人以佛像为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虎丘泥人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衍生出塑真,也就是最早的绢人。

  在《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薛蟠从南方运货归来,不忘为妹妹宝钗准备了一箱礼物,这其中就有虎丘山上精心捏制的薛蟠小人像,这尊小人像正是绢人。“现在很难再看到绢人了,这项技艺要再捡起来。”关惠说。

  非遗技艺的活化,让作品具备艺术价值的同时,如何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关惠正不断尝试。在今年推出的“蛇”主题作品中,仅蛇形泥塑香囊,关惠就已完成了订单共500多件。“12生肖里,蛇是最难做的,因为孩子们害怕蛇的形象。”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创作时,关惠特意在蛇的额头点上三个红点,寓意鸿运当头,抑或戴上帽子、顶个金元宝,也让小蛇萌态可掬。

  在关惠看来,材质不变、技艺不变,但时代变了,题材就要跟上时代,才能让非遗活在当下。“今年,我还打算研发香礼,将泥料制作成香插,与二十四节气香搭配,让更多人感受到苏式精致生活。”关惠说。

  而在虎丘泥人的销售上,关惠不做网店,她心中有着自己的坚持,“泥塑是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我希望在苏州有个特色泥塑馆,通过复刻泥塑来讲述历史,也可以尝试复活太湖泥偶,形成一个剧目,馆内不仅有展、有演,还有文化体验和销售,从而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深度融合。”关惠说。

  立足“在地性”建起“非遗文化圈”

  就在本周,一群孩子将走进“海棠芳‘非’”非遗文化馆,通过两节课的实践,亲手制作虎丘泥人,感受非遗魅力。在馆内举办的新春非遗课堂上,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剪(刻)纸、虎丘泥人、苏州灯彩的代表性传承人、传人将轮番登场,现场教学,带领学员体验“苏式年味”非遗的艺术魅力。

  记者看到,这个建在社区的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非遗馆,有庆年堂大师工作室,汇聚了国画颜料的制作精髓,让访客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听·非遗的声音”有声阅读区,通过声音这一媒介,生动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非遗手作文创主题展,则展示了非遗与现代设计的巧妙融合,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思考;传习体验区更是为居民提供了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机会,让非遗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此外,多功能报告厅还将定期举办非遗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搭建起非遗传承人与公众交流的桥梁。据了解,自开馆以来,共举办“馆内+馆外”非遗展示传习活动40余场次、参与3000余人次,展厅日均接待居民群众30余人次。

  在馆内举办的“非遗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正是一份送给居民和游客的新年文化“礼包”,让大家在家门口感受“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的新年氛围。元宵节前后,馆内还将举办一场非遗市集,让更多人走进社区看非遗。

  “推动非遗在社区,就是为了突出非遗的‘在地性’,立足当地民风民俗,开展‘非遗文化圈’建设,从而实现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虎丘街道文化站相关负责人龚菲菲介绍。目前,虎丘已形成国家、省、市、区级的多层级、梯度式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集聚群,共有25个项目,38名代表性传承人。(记者 袁雪)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