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苏州各大博物馆下足功夫,将为市民游客奉上一份份文化大餐。
在苏州丝绸博物馆,新开幕的特展“丝绸的故事——古今中外再想象”邀请15位艺术家参与,以馆藏先秦至清代的织绣文物为题进行再创作,为文物注入全新生命力。展览通过实验性创意策划,让馆藏文物与艺术家作品在展厅内进行跨时空对话,呈现了新艺术形式对“丝绸”概念的当代表达,与观众一起探寻全球化浪潮下丝绸文化的更多可能性。
“本次特展的艺术形式有漫画、插画、装置、版画,还有一些AI的技术,所以形式非常丰富多彩。”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介绍。
除了新年特展,丝绸博物馆还推出首家互动体验型博物馆文创店“贴贴博物馆”,店内提供60余款以博物馆常设展文物、苏州文化元素为设计灵感的刺绣贴以及超过600款字母、数字、动物花卉、美食、文字、插画等多元、可爱图案的刺绣贴。
观众可以在近100种不同的布艺或毛织的日常用品(笔袋、化妆包、手提包、杯垫、玩偶及毛毡包挂、行李牌、围巾、领带等)中挑选出心仪的款式,任意组合刺绣贴贴进行装饰,并交由店员进行熨烫后,完成一份给自己或亲友的专属文创礼品,在新年把一份“丝绸记忆”带回家。
此外,丝绸博物馆还推出AI智能导览机,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能够对丝绸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我们这个讲解点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我们走到哪个位置,导览机就会自动触发这个讲解点的内容,然后我们可以AI互问。”博问AI技术员王强介绍。
在本馆太平天国忠王府主庭院,苏州博物馆联合台湾著名生活美学家齐云先生,呈现“迎新春——齐云节气生活美学特展”。此次展览以四季为主题,分为四大主题区域——“家乡的那碗面”“家乡的那杯茶”“家乡的那扇窗”“家乡的那口锅”。不仅展现了东方的美学智慧,更体现了乡土生活勤劳与朴实的品质,用家乡味唤起观众的乡愁。展览将持续至2月9日。
“我们为青少年策划了‘瑞蛇呈祥’橡皮图章的雕刻,围绕我们馆藏文物里蛇纹的纹饰,来让大家了解‘蛇’生肖。我们还继续与拙政园合作,联合策划了‘拙政问雅·夜苏博’活动,在年初五和年初六的时候,我们也为成人观众专门准备了‘苏博夜校’春节的专场活动,欢迎大家一起来苏博过‘酥’年。”苏州博物馆公众教育部主任吕健表示。(记者:沈逸昀、王欢、支俊 综合来源:苏州丝绸博物馆、现代苏州杂志)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