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男星黄子韬近日在直播中承诺,当粉丝数超过1500万时,将送出10台车。这一消息迅速点燃了网友的热情。短短几天,他的粉丝数突破4000万,涨粉速度堪比坐火箭。然而,当送车日到来时,粉丝们发现所送的是车辆五年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紧随其后的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也采取了类似的营销策略。他宣布,当粉丝数即将达到1000万时,给粉丝送车,并公开征求粉丝意见,询问应该送什么车、送多少辆。此举措在短时间内使得周鸿祎的粉丝数量大幅增加。
黄子韬和周鸿祎的送车活动都引发了争议。黄子韬涨粉后又掉粉近400万,周鸿祎也遭遇了部分网友的批评,认为这种行为是“抠门”,周鸿祎的粉丝一度减少了近400万。
送车活动带来的“流量泡沫”现象,暴露了自媒体博主对流量“短期主义”的过度依赖。追逐热点、快速吸粉固然能带来一时的热闹,但如果缺乏深度内容与真实价值的输出,这种热闹注定转瞬即逝。无论是明星还是企业家,能够最终赢得公众的喜爱与尊重,并不仅仅依赖于抽奖送礼,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展现出的专业能力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
从黄子韬到周鸿祎,大V送车活动的流量效应显而易见。但真正有效的“吸粉引流”,应该注重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这种连接并非依赖利益捆绑,而是通过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和真诚真实的互动来实现,让粉丝的参与感和价值感同步提升。只有不断满足用户的深层次的美好的精神需求,才能让他们从“路人粉”转变为“铁杆粉”。
流量“短期主义”终究是转瞬即逝的流星,“长期主义”才能将自己淬炼成独一无二的IP。明星如此,企业家如此,对每一个投身在互联网大潮中的个体而言,走什么样的路,就抵达什么样的远方。(文/吴吴 水清莲动 编辑/严肃 图/陈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