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绘就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新画卷
时间:2025-03-10 14:52:27 来源:泰州新闻网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支撑,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有助于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文化产业的发展各抒己见,众多真知灼见与政策导向为文化产业的前行之路照亮了方向。

  政策扶持为文化产业筑牢发展根基。从各地两会释放的信号来看,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5 年,“文化”“旅游”等词汇在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出现,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积极推进区域文旅协同发展。天津开展“引客入津”行动,河北做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借助区域优势提升文旅产业竞争力;长三角以上海为引领,江浙皖协同发展,江苏推进“两廊两带两区”建设,整合文旅资源,安徽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搭乘长三角快车实现自身文旅产业飞跃。此外,北京、上海等地积极优化政策、提升服务,全力拥抱入境游发展热潮,借助入境免签等政策优势吸引国际游客,深化对外文旅交流。各地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给予税收优惠、简化行政审批流程等措施,为文化企业减负松绑,激发其发展活力。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犹如及时雨,滋润着文化产业这片沃土,为其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新驱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两会代表委员的讨论中,创新被视为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文化+科技”,还是“文化+旅游”等融合创新模式,都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在科技赋能下,文化产业的创作、传播和消费模式正被重构。5G+AR技术让古老的敦煌壁画在异地展厅中立体呈现,AI辅助创作系统为创作者提供灵感,区块链技术则为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还拓展了文化产业的边界。同时,文化产业的原创力也在不断觉醒。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从“跟跑模仿”转向“原创引领”,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分众化、体验化的文化需求。

  融合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会强调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以创造更大价值。文旅融合作为其中的重要方向,正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人们旅游观念从观光游向深度体验游、文化游转变,文旅融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贵州省人大代表陈琴所在地区,通过唱古歌、吹芦笙、教苗绣等方式,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苗家人生活。此外,文化产业还与教育、体育、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文化研学产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举办文化体育赛事,为赛事注入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利用乡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农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这种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不仅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为其他产业注入了文化内涵,实现了互利共赢。

  全国两会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交流与决策的重要平台,汇聚了各方智慧与力量。当下,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应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推动融合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纪橞颖)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