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正当其时
时间:2025-03-12 14:33:22 来源:名城苏州网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他希望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在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础上提升立法位阶,同时,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这一话题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反映出公众对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的深切忧虑。就在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成为重点整治任务之一。行动将推进AI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

  人工智能作为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新,为内容创作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从智能编辑到个性化推荐,从虚拟形象到增强现实,AI技术正在不断拓展内容创作的边界,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体验。然而,当技术被滥用,成为侵犯他人权益、误导公众的工具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些生成、合成的内容没有明显标识,甚至一些AI生成的虚假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大范围传播,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今年年初西藏定日发生地震之后,就有一张小孩被埋的照片传播比较广,让人乍一看信以为真,但它其实是AI合成的。诸如AI换脸、AI魔改、AI造假、AI造谣等现象造成的侵犯个人隐私、泄露身份信息、操控社会舆论甚至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更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此番整治专项行动是应时之举,也是打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由之路。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关深度合成服务,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深度合成情况。《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也规定,提供者应当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因此强化对AI生成内容进行标识,是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的第一步。就如同对资料、动画效果等内容进行标注一样,以标识,立标准、成共识,助力科技向善向上。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既要充分利用AI等先进技术为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和机遇,也要时刻警惕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只有坚守底线、加强法律监管、增强自律意识,才能共同推动AI技术健康发展。(文/水清莲动 图/陈洁)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