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坚持以创新求突破,苏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今天(3月29日),2025苏州苏商大会将在苏州举办,千余名苏商将会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
截至2024年末,苏州拥有私营企业86.5万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家,25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2家企业入围“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6家民营企业营收超千亿元,苏州已连续5年蝉联“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企业,强得可怕!企业家,勇猛得很!苏州,你是真宠爱!
“你们是真强啊!”
“苏州造”不能老那么低调了,战绩随时可查。“创新突破”、“填补国内空白”、“打破技术封锁”……这届苏企强得可怕。
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说起,科沃斯X8系列扫地机器人告别“以脏拖脏”,五个月狂卖23万台。
穿山甲机器人已经走进了全国超过千家餐饮门店,稳稳地将餐品送到食客手中。
迈宝智能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让爬山也能开“外挂”,已被用在泰山、黄山等景区。
(穿山甲送餐机器人)
在老百姓需要的创新药上,信达生物研发的新药——信必敏®获批上市,填补甲状腺眼病治疗空白。
沃生生物正在聚焦新药研发,剑指阿尔兹海默病。
(信达生物新药信必敏®)
在助力工业生产上,“苏州造”同样熠熠生辉,远销海外,走向世界。
法兰泰克生产的起重机从“国产替代”起步,逐步实现“全球领先”,成为打破技术封锁、引领行业变革的典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德扬智能深耕工业母机,其核心产品——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可以实现五轴五联动,对一些复杂精密零部件进行多工序加工。产品远销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艾吉威给叉车装上AI大脑,让更多工厂实现智慧物流,在日本、韩国、美国等区域都有应用案例。
(艾吉威无人叉车)
截至目前,全市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43万家,保持全国第一,入围中国独角兽企业18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08家,分列全国第六、第三。
苏州企业制造的产品,早已渗入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成为“创新永动机”式的存在。
“你们是真敢啊!”
高质量创新产品背后有一批敢想、敢闯、敢干的领头人。
在苏州,每年都有大批年轻创业者背着简单的行囊抵达这座千年古城。
他们没有庞大的团队,没有充足的资金,没有固定的办公室,但背包里装着一腔热血、一个创意,以及对这座城市无条件的信任。
(李中天)
太阳井新能源创始人李中天是苏州“背包创业”大军中的一员。
2017年,只背了一个背包,李中天海外归来,创业苏州,期望有朝一日能将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助力异质结电池降本增效,推动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这里的光伏产业链发展生态,令他惊叹不已。而政府的支持与补贴,更是帮助团队度过了3年零收入的初创期。
就在不久前,太阳井新能源设备研发生产总部项目已签约落户苏州,计划一期拿地43.2亩,总投资20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4亿元。
(溯驭技术氢能无人机)
在新能源发展浪潮中,溯驭技术的氢能产品已覆盖无人机、两轮车、船舶等多个场景,其背后的掌舵人董震今年只有31岁,身上有着年轻创业者的笃定:敢拼才会赢。
“我没有产品,只有构想。”2021年,背着背包和只有几页PPT,董震学成归国,怀揣着“让氢能像WIFI一样普及”的梦想,来到苏州创办了溯驭技术。
(董震)
在苏州这片兼具古典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和年轻企业家同样勇敢前行着的,还有老一辈苏州企业家,他们从纺织、制鞋等传统行业起步,却敢于打破行业边界,以技术创新为矛,以战略转型为盾,在前沿领域开辟新天地。
中广核达胜已经成为国内拥有电子加速器类型、结构形式、型号最全的公司之一,并率先将工业加速器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谁能想到,企业脱胎于上世纪吴江北厍享誉全国的达胜皮鞋厂。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向东曾带领企业绝地反击。2008年金融危机,他力排众议,逆势投资9.7亿元进行技改,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向特高压领域成功转型。
“你们是真有福啊!”
年轻人敢以“一个背包”赌未来,传统企业家敢于大刀阔斧地“破”、统筹谋划地“立”,源自苏州对创新的包容与赋能。
每天不断上演着的商业故事印证了一个苏州“逻辑”:只要技术足够创新,这里的产业链、政策、资本会主动为你“补全”短板。
目前,苏州拥有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先进材料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还在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强大的制造业是苏州的看家本领,优越的营商环境则是苏州闻名全国的“软实力”。苏州一向把服务广大企业摆在突出的位置,让企业在苏州放心投资、顺心办事、安心发展。
云耀深维深耕超高精度金属3D打印领域,落户苏州太仓。政府在人才项目申请、厂房协调、研发补贴等方面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支持。
(尹伊君)
“和德国相比,这里办事更加利索,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也更加直接。”云耀深维创始人尹伊君对此深有感触,“政府的工作人员太‘卷’了,有一次我晚上11点发信息咨询政策,他们竟然秒回,比我们创业公司还拼。”
2024年,公司入驻太仓昂科生物科创园后,厂房面积扩大了两倍,新增了3个生产车间,发展迎来了新的飞跃。在企业搬迁新厂房时,政府积极协调,帮忙寻找合适的厂房,还带领公司负责人实地考察,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云耀深维工厂内)
坚持长期主义,苏州以“长线思维”做企业的“陪伴者”。
清陶能源致力于固态锂电池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生产,目前成长为估值超200亿元的全球独角兽企业。
2016年上半年,经过多次接洽后,清陶能源正式签约落户苏州昆山。昆山专门组建协调服务小组,通过全程指导、帮办、代办等多种形式,跟踪解决其各种问题,从9月份定场地,到11月装修入驻,前后不到3个月时间。
在落地近两年的时间里,清陶能源都没有产生盈利。对此,政府并不计较一时得失。
这种“陪跑”的感觉,让清陶(昆山)能源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兼清陶研究院院长何泓材感慨,苏州的创新创业氛围真是好,对“白手起家”的他们给予一如既往地信任和支持。
来苏州,不需要沉重的行装,因为最好的“创业装备”,早已藏在了苏州的产业链、政策以及人文土壤之中。
在苏州,不必担心转型升级,因为这里的“突围之路”比比皆是,早已超越地域与行业的界限,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
大显身手正当时,苏州最舒心,同心创未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