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2.5万人赶“苏州春招”,说明了啥?
时间:2025-04-01 10:24:38 来源:苏州圆桌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苏州热气腾腾,人气高涨。千余名企业家参加“苏州苏商大会”,2.5万人涌入 “苏州春季招聘大会”现场,再加上在苏州奥体中心连唱三天的“凤凰传奇演唱会”,让苏州一次次刷屏。

  圆桌观察员注意到,无论是企业家、人才,还是热衷于时尚潮流的年轻人,都是苏州锁定的“目标”。眼下,苏州正深度谋划布局“人”的文章,将其作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关键动力所在。

  2.5万人赶“苏州春招”,说明了啥?“投资于人”的策略背后,又蕴含着苏州怎样的发展新思路、新抱负?

  一

  从“人到苏州才无忧”到“人到苏州必有为”,再到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苏州对于人才一直十分重视。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抱人才的方式和重点,有所不同。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国家层面愈来愈重视统筹抓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与人的发展,对苏州来说,更是要系统考虑,抢先一步,占据先机。一方面,自身作为用工大市,需要把稳就业摆在首位,切实回应解决好这一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是优化资金资源投放,围绕人的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拼抢人才,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最终实现由工业大市迈向创新强市,跻身世界一流。

  显然,这两个方面,都富有紧迫性。国际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了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布局及招聘计划,进而造成就业压力。苏州作为一座外向程度高的制造业大市更是如此,面临的挑战也必然胜过其他城市。数据显示,今年前2月,苏州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045.1亿元,同比增长4.4%,分别占到了全国、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2%、46.8%。换言之,国际经贸形势的“风吹草动”,苏州总是首当其冲,不得不全力应对。

  而另一个方面,科技创新实力已成为城市新一轮竞速的关键指标和制胜未来的核心动能。其背后,靠的正是人才的支撑。业内人士分析,“杭州六小龙”的崛起,就与杭州人工智能人才密度达12.7人/万人口,远超全国平均的2.3人紧密相关。

  二

  更大力度投资于“人”,在“人才”这个赛道上加力,这样的策略,是苏州的必然选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近期一连串举动来看,苏州不仅谋划在前,更行动在前,每一次出手都“稳、准、狠”。

  自2024年推出“1+8”人才新政以来,苏州持续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已将全方位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立为重大发展战略。在3月29日召开的苏州苏商大会上,苏州再一次发布“青年人才9条”,围绕求职就业、安居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升级。

  比如,对来苏州面试的,全日制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最高给20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提供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同时一并发放城市交通、旅游、文化等体验券。

  对留下来工作的,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限一般2年。对新引进的高校毕业生,3年内购房的还会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如果是人工智能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还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1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这些仅是苏州人才政策的冰山一角。除了用真金白银吸引,苏州的另一招是主动出击,带着用人单位组团上门招人。2月下旬,高校刚刚开学,苏州就组织111家用人单位率先走进浙江大学,举办了今年首场“校园苏州日”活动。紧随其后,3月13日至14日,走进清华大学;3月15日,走进北京大学。不难想象,面向头部高校的学子,苏州必然拿出的都是优质岗位,取得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为了让更多高校学子、用人单位能够参与, 3月30日,苏州趁热打铁,举办了春季招聘大会。这一次,活动覆盖面更广,线上线下推出岗位超10万个,优选622家用人单位现场参展,带来岗位16229个,包括了博士岗位968个、硕士岗位1390个、本科岗位7477个、大专岗位6394个。

  主办方透露,苏州这场面向青年人才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春招会,一直从上午10点持续至下午4点,入场总人数达到2.5万名,收到简历7.3万份。前来求职的青年来自全国各地,不少是知名高校学子,有的甚至连坐12个小时火车赶来。其中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一位高校老师将600余份学生简历装订成册,贴上标注了专业和目标企业的彩色标签,分别送往各企业单位,替学生“打前站”。

  由此可见,苏州春招会如此火爆,恰好说明它的举办十分必要。这里面既反映出,当前就业需求旺盛,亟需提供更多就业平台和机会;也说明苏州吸引力强,把用人单位的需要与当前的就业需求精准匹配起来,能有效地引来一大批人才落户。

  三

  从城市需要的方方面面岗位入手,解决就业问题,到城市精准引才,增强创新创造活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圆桌观察员认为,城市的发展,需要与自身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人力资源,投资于人始终是一个动态过程。从今年初,苏州全市集中开展“春风行动”,为来苏务工人员提供包车、专列等“点对点”直达送工服务,帮助一大批生产性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到建强用好全市333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设家门口“技能夜校”,聚焦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做好帮扶;再到如今,苏州面向青年人才,持续开展“校园苏州日”“春招大会”,都是这一发展策略的具体体现。

  苏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圆桌观察员,下一步,苏州将继续把投资于人的发展策略深入推进下去,特别是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方位引育人才,更大力度支持创新创业。

  一方面,是结合产业发展,持续壮大高水平人才队伍,在引进顶尖人才、“高精尖缺”产业人才、青年人才方面加力。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人才资金使用效益,构建更加良好的人才生态,增强人才归属感。

  据统计,目前苏州的人才总量已经达到407万,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45万,人才密度正快速提高。

  创新智慧源自于人,发展信心同样源自于人。人才争相涌入的城市,未来可期。(圆桌观察员/零零漆)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