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水中碧螺春”——太湖莼菜已经上市。不过由于连日来气温较低,影响其生长及采摘,导致产量并不高。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莼菜将在清明后大量上市。
昨天(4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苏州东山东湖莼菜厂的种植基地,并没有见到工人忙碌采摘的情景,“这两天气温低,早上的水温只有5至6度,不但影响莼菜的生长,工人也吃不消,所以采摘就暂停了。”负责人叶玉泉告诉记者,开采以来,他的基地只采摘了两次,每次产量30斤左右。由于低温天气导致产量不高,这几天莼菜的市场价格稳定在每斤30至35元左右。好消息是,从今天开始,气温将逐渐升高,未来几天将在20℃以上。随着气温的回升,莼菜的产量有望大幅增加,价格也会随之略有下降。
叶玉泉说,莼菜每年3月下旬开始采摘,一直持续到9月底,“目前,新上市的莼菜几乎都来自苏州本地,以东山太湖为主。”(记者 朱雪芬)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