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出台《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8年)》,该方案突破孤独症人群目前仅在儿童阶段获得康复救助的限制,首次将关爱服务年龄段扩展至全生命周期,形成贯穿全程的政策保障体系,苏州被纳入试点城市。
昨天(4月2日),在“童星守护”公益倡议仪式上,苏州市孤独症研究会介绍了相关工作。
苏州市孤独症研究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孤独症儿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研究与服务创新。作为江苏省内首个市级孤独症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会通过“科研+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助力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科技等几大领域,建立评估孩子体系,专业人士培训体系,职业支持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成立七年来,研究会在服务项目创设方面成效显著,“影子老师”进校园项目作为研究会推动孤独症关爱融入学校教育的重要举措受到全国同行的关注;研究会携手苏州市欧美同学会打造了“童星守护”系列项目,设立“童星守护·康复驿站”,成立“童星守护”志愿者联盟开展“童星守护”主题展。其中,“静待花开”孤独症少儿绘画比赛和画展已成为研究会的品牌项目。与此同时,研究会通过举办专家研讨、分享沙龙等活动,邀请国内外孤独症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研讨孤独症领域的最新研究理论成果,为孤独症的研究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在今年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前后,苏州市孤独症研究会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孤独被AI点亮”——AIGC孤独症公共艺术展、“为爱奔跑、与蓝同行”第九届关爱孤独症儿童公益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积极参与苏州市立医院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菌群菌种移植重塑肠道微生物组的机制研究”、协助苏大附属儿童医院开展“孤独症儿童语言问题的识别和干预”课题研究。
未来,苏州将以“完善宣教筛查、提升康复质效、深化融合教育、凝聚社会帮扶”为目标,通过政策创新、科技赋能、社会协同,打造覆盖筛查诊断、康复教育、就业支持、社会融合的全生涯服务体系,为全国孤独症关爱事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苏州样板”。(记者 袁艺/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