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这份“白名单”,检查少了还有奖励
市应急管理局公布127家“白名单”企业 优化全市安全生产监督格局
进一步优化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本月起,《苏州市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白名单”管理制度(试行)》实施。市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建立“白名单”制度,鼓励企业主动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江苏博云塑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27家单位,被列入苏州市2025年度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白名单”企业。
进入“白名单”企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安全生产承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为C、D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达到二级及以上水平。同时,一年内未被应急管理部门发现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三年内未被应急管理部门列入安全生产严重失信名单管理。企业及其主要负责人、其他安全管理人员三年内未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五年内未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规定落实“全员化”“实体化”“手册化”工作。满足法律法规或者上级规定的其他条件。该制度适用于苏州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注册登记的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企业。
据了解,每年2月底前,企业自愿向属地县级市(区)应急管理局申请,形成推荐名单报送市应急管理局。推荐名单经市应急管理局审核后,形成拟认定名单向社会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处理完毕,将拟认定名单报请集体审议通过后向社会公告,名单内企业纳入“白名单”。“白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每年3月底前调整并公告。
对列入“白名单”的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将采取优先进行停产后复产验收;优先开展项目审批、标准化创建等帮扶指导工作;同时实施柔性执法,减少执法检查频次,优先推行非现场检查、“综合查一次”等措施。并优先推荐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的评先评优;按法律法规、省和市政策规定给予激励奖励。
同时,通过实行年度动态管理保障“白名单”公信力,严把进出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移出。企业如出现安全生产风险发生变化,达到A级或B级的;被撤销一级、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连续12个月内发生总计重伤3人及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总计100万元及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事件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生产安全事故等情形,将从“白名单”中退出。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选“白名单”的企业将按规定享受相关激励措施,不仅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肯定,也将激励更多企业积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整体行业安全水平。(记者 吴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