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间,苏州市级专科护士数量累计增长了10倍有余。为庆祝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昨天(5月7日),由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苏州市护理学会承办的2025年专科护士大型义诊活动在苏州市老年大学举行。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去年,我市培养了276名“专科天使”,并新增精神、康复、老年等3个专科门类。
记者看到,在场的近60名护士分成呼吸内科护理、消化内科护理、睡眠护理、康复护理、骨科护理、心血管护理、中医护理、急诊急救护理、糖尿病护理、神经专科护理、儿科护理等11个专科义诊组,为大家提供护理服务、免费筛查和生活指导。
“专科护士平时可像医生一样上门诊,参与院内外疑难病例会诊,专业要求比一般护士更高。”苏州市护理学会秘书长钮美娥介绍,他们不仅要在某专科护理领域深耕一定年限,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培训和考核,方可获得市级或省级认证。
据了解,《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到,要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力度,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近年来,苏州持续依托优质医疗资源,根据患者需求增设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加快省市级专科护士培养步伐。钮美娥提到,仅2024年,我市就新增培养了市级专科护士276名。“去年,我们紧跟市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首次把精神、康复、老年这三个护理专科纳入培养门类。”
截至目前,全市已培养市级专科护士2520名,共涉及27个专科领域。记者了解到,与截至2014年的累计数量(219名)相比,十年间,苏州市级专科护士累计增加了10倍多。
钮美娥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护理整体水平,苏州市护理学会还围绕护士长、消毒员、医疗护理员、危重症、急诊等5个临床护理岗位,面向各级医疗机构护士开展培训,现已累计培训2552人。此外,我市建成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8个、省级专科护士实习基地14个、中华护理学会京外实习基地2个。(记者 陆珏)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