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跨街楼“微更新” 芦墟古镇再续水乡风华
时间:2025-05-14 10:08:17 来源:引力播

  在江南水乡,曾有一种横跨在街道上面的跨街楼非常流行,人们从楼上互相往来,不仅方便交通,又能增加景观,然而这样的特色建筑如今已非常罕见。昨天(5月13日),记者来到芦墟古镇,这座未被商业开发过的古镇上还留有16座跨街楼,是江南唯一留有跨街楼的古镇。记者了解到,部分跨街楼已经启动“微更新”,有望迎来崭新面貌。

芦墟古镇上还有16座跨街楼。记者 陆宇其/摄

  跨街楼又称骑街楼,在芦墟古镇一千多米的老街上,跨街楼以其独特的构造、丰富的人文望族,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故事,成为芦墟古镇的一大特色。徜徉在这座“时光慢下来”的老街上,可以发现跨街楼仍然是很多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杂货铺、鱼摊、老茶馆隐匿其中,人们在楼里楼外延续着晾晒咸肉、摇船清淤的水乡日常。

跨街楼外观。记者 陆宇其/摄

  芦墟古镇位于沪苏浙三省交界处,水路发达。静静流淌的市河边,已有百年历史的沈氏跨街楼正被笼罩在施工的绿色防尘网里。这座市级文保建筑特色鲜明——它临街而建,上层与正屋相连,形成“街路上方是二楼”的独特构造,既能遮风挡雨,又串联起市河两岸的商贸生活。然而,历经百年风雨,建筑木构件腐朽、墙面开裂等问题日益严重。为此,从2023年起,工作人员就开始对该楼进行修复,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原有砖木结构与历史痕迹。

跨街楼一楼就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街道。记者 陆宇其/摄

  芦墟古镇的独特,在于其未被商业浸染的质朴。这里没有咖啡馆与网红店铺,只有沿河而建的明清民居、斑驳的石桥与遮天的香樟树。“原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整条老街上都是这样的跨街楼,下雨天人走在街上,都不用打伞。”在古镇上生活了50多年的糕团店主张钰,回忆当年跨街楼的兴盛。战争时期,战火烧掉了大片民房和跨街楼,目前剩下的这16座跨街楼,继续串联起芦墟的市井生活。

很多居民依然生活在这座古镇上。记者 陆宇其/摄

  跨街楼的修缮,是芦墟古镇保护的一个缩影。对古镇克制的开发态度,证明了古建保护与文旅发展并非对立。记者从黎里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从2024年开始,政府已对芦墟古镇渐进式开展“微更新”,提升芦墟老街市河、沿街商铺品质面貌,进而重现“四围春水”繁华胜景。(记者 陆宇其/文)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