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长三角示范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时间:2025-05-18 09:05:13 来源:苏州日报

诗人王维笔下江南胜景重现 

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长三角示范区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江南胜景,在今日吴江重现。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主场活动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长三角示范区生态系统质量良好,物种日渐丰富,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与青浦大莲湖、嘉善长白荡等区域构成示范区三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呈现“城镇—湿地—农田”复合生态系统的成功范例。

  调查报告显示,长三角示范区生态系统呈现“三高”特征:示范区以城镇、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主,三类生态系统约占示范区总面积86.72%,生态质量优良率高;2790种生物构筑立体生态网络,陆生生物1629种、水生生物1161种,物种丰富度高;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含白鹤、卷羽鹈鹕、彩鹮等)、50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27种受威胁物种在此栖息,珍稀物种密集度高。

  其中,吴江生物多样性特点突出,水质清洁的指示物种莼菜、中国淡水蛏,近些年陆续在长白荡、元荡、肖荡等跨域湖荡被发现,吴江同里国家湿地公园稳定观测到青头潜鸭等越冬种群,吴江湿地保护率从42.8%提升到55.8%,观测鸟类从91种上升到246种。

  吴江位于江苏最南端、太湖东岸,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中心区域,水域面积占比22.7%。面对“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双重挑战,近年来,吴江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领域,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抢抓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契机,基于城镇开发较早、民营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等情况,探索打造工业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样板区。

  一方面,吴江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深入研究,构建发布工业发达及人口稠密地区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又称“吴江生物多样性指数”;创新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指标体系,包括四大类22项基本指标和5个附加指标,通过量化评估,指导政府和公众更精准、有效地开展保护和管理。

  去年,吴江创新运用生态损害赔偿资金,在同里建设第一个生物多样性观测点。今年,吴江继续在太湖、元荡、震泽长漾、桃源森林公园增设10套设备,将点变成网,通过科技赋能建成“水乡生灵镜”智能监测系统。

  另一方面,吴江率先开展城市群生物多样性协同保护,示范区联合印发实施方案,积极构建“一河三湖”一体化保护网络;在交界区域,选取6个典型湖荡,开展水生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和研究;对太湖流域本土水生植物进行收集、引种和保种,目前已有68种,形成水生植物“活体博物馆”。

  “去年,我们发现一般生活在山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出现在吴江城区并筑巢安家,孵化出两只幼鸟。我们用镜头记录下凤头鹰幼鸟孵化到逐渐长大的精彩过程。这意味着吴江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苏州资深环保人、观鸟爱好者王通池在活动现场分享观点时这样说。(记者 惠玉兰)

责编:严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