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美德耀苏城丨姚富坤:见证“江村”发展变迁
时间:2025-05-19 10:58:51 来源:苏州新闻

  在吴江开弦弓村,有这样一名村民。他出生农家,年过古稀,被大家称作“农民教授”,一起去了解江村里的农民讲解员—姚富坤的故事。

  这位年过古稀,在费孝通纪念馆内为市民讲解的就是姚富坤。今年73岁的他,是开弦弓村的“活字典”,对村里的一物一景都如数家珍。退休前,姚富坤是开弦弓村的一名村干部,费孝通一生26次访问江村,其中24次都是他接待的,他也亲眼见证了江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村文化园顾问姚富坤介绍,费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关注村庄的村民生活情况,所以办企业就是在他的鼓励下,在他的指引下,原来是小打小闹的,最后开辟了一个工业基地。他提出要致富首先要修路,所以在他的影响下,村子就从原来的出行都是靠水路,从1981年开始,开弦弓村就跟震泽318国道就连通起来了。

  工作期间,姚富坤接待了超过百批的中外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调查。为了能够更专业地开展讲解工作,姚富坤花了4年多时间,访问了村里120位老人,与他人合作写出了50多万字的《江村变迁》。

  姚富坤说,其实他也是费孝通的一个粉丝,在几十年的过程当中,他认为费孝通他这种思想是现在后代人应该学习的,他们知识分子确实就是为人民着想,怎么样使中国人民富起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2010年10月,为纪念费孝通教授诞辰100周年,开弦弓村建成了一座占地1万平方米的江村文化园。退休后,姚富坤成为了这里的顾问,作为一名志愿讲解员,年均接待200余批调研团队,参与培训150多人的“红领巾讲解员”“百姓讲解团”队伍,受邀走进南大、复旦等高校授课10余次。

  “为了发挥点余热,因为我积累了很多的关于费孝通和一些学者访问的里面的一些故事,我就是作为一个志愿者向来访的学生介绍。”姚富坤说。

  如今的“江村”没有辜负费老的期望,村庄里一栋栋小别墅沿河坐落,水清河晏,花木繁茂,村里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私家车,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记录的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印记,彰显的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人文经济美美与共的“江村”样本。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