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好戏连台。昨今(5月25日、26日)两天,由福建芳华越剧院创排的越剧《柳永》在苏州保利大剧院连演两场,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越剧尹派非遗传承人王君安和越剧张派非遗传承人郑全联袂主演,加上一级演员陈翠红等实力派,共同演绎了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漂泊不羁的一生。
越剧《柳永》剧照。(记者 张健摄)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柳永初以词知名,多次科举未中,于是填《鹤冲天》一词,说自己“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惹得宋仁宗不悦,说:“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从此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多年后他终于中举,但此后南北羁宦,仕途并不顺利。晚年穷困潦倒,死于旅中,由歌妓们集资营葬。命运多舛的柳永留下了大量不朽名作,为宋词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越剧《柳永》由已故著名剧作家王仁杰编剧创作,全剧通过《凤栖梧》《鹤冲天》《雨霖铃》《望海潮》《少年游》《八声甘州》等柳永最具代表性作品的词牌,写意地勾画了柳永的一生,充满了人文气息。该剧的剧本被誉为“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乃至古典文化的品格、品位”,并获得了田汉戏剧奖。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舞台上演绎着宋朝的故事,让台下戏迷沉醉的不仅有伟大词人的命运交响,还有演员们倾情演绎所展现的越剧的韵味与魅力。剧终时分,观众们的掌声、欢呼声不断,王君安和她的伙伴们数次返场谢幕。
在来自上海的戏迷小琪眼中,越剧《柳永》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的舞台呈现是美的,它的剧本内涵是高级的,抛弃了传统的戏剧冲突范式,却在更大空间范畴启动了新的矛盾冲突,那是关乎一人一心的矛盾、关乎社会价值与自我认知的矛盾,“君安老师的演绎堪称完美”。(记者 陶冠群)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