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在昨天(6月28日)举行的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开幕式上,15项苏州企业、院校及机构主导参与研制的标准成果正式发布。
2024年12月,由星逻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基于北斗短报文的民用无人机飞行数据传输》(IEEE 1937.3)正式发布。该标准规定了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短报文机制的无人机飞行监管数据传输协议和方法,满足标准要求的无人机将不再受到空间和地形的限制,确保飞行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低空航空器运行对实时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带宽、低时延、端对端成为保障低空业务化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在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推动下,由苏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5G低空通信基站规划建设规范》《低空航空器无线数据接入要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数据报送要求》等团体标准中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为低空航空器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标准支撑。
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中,标准作为“稳定器”和“催化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天活动现场,除了上述标准以外,还有《有人驾驶飞机(固定翼)无人化改装通用要求》行业标准、《面向多智能体协同的大连接高带宽网络应用规范》团体标准、《农田信息无人机采集应用规范》地方标准、《航空飞行营地旅游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低空飞行器垂直起降点噪声控制规范》地方标准、《城市桥梁无人机巡检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医疗用品及生物样本无人机运输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等一系列苏州企业、院校及机构主导参与研制的低空经济领域标准成果集中发布。
产业发展离不开标准引领。去年以来,苏州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进低空经济产业标准化建设,充分释放低空经济产业标准化研究与应用基地(苏州)载体能效。截至目前,已有21家苏州企事业单位主导参与研制81项低空经济领域各类标准,填补了我国在无人机数据接入和互通、低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标准空白,也为医疗用品运输、农田信息采集等应用场景提供了统一规范。随着一系列工作加速推进,技术创新、标准研究、产业发展同向发力的低空经济标准化格局将更加完善,乘势而上、振翅高飞的低空经济产业也将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注入更多动力。(苏报融媒记者 葛芝/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