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最高支持2亿元 “融合创新15条”出台
时间:2025-07-11 08:35:11 来源:苏州日报

最高支持2亿元  “融合创新15条”出台 

从五个不同维度提出15个方面具体政策举措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苏州创新影响力,昨天(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暨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精英创业周开幕式活动现场,《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措施》)重磅发布,从五个不同维度,提出15个方面具体政策举措。

  在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维度,苏州将提升科技载体创新策源供给、强化全链条产业技术供给、加强科技领军人才智力供给。具体包括,争取建设牵头类全国、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2亿元、2000万元支持;支持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深化校地联动发展机制。对省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市基础研究(学科)项目、市基础研究试点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600万元、1000万元支持;组织实施全球“揭榜挂帅”,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支持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对新获批的苏州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3000万元支持;对“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建立青年科学家发布制度,给予50万元支持并直接认定为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提升融合发展成效,《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能级跃升,对制造业企业设备投入5000万元以上的增资扩产或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5%给予奖励;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制造业培育体系,对新获评的服务业领军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核心产业+”理念,打造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与国家、省联动,探索设立新兴产业创新联合基金。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融合发展,对国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和应用场景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对高新园区新纳入国家级新赛道培育库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苏州将加强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并给予集成支持,对其新建的全球研发中心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攻关任务,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激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新获批的国家、省级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支持;实施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创新专项,对新获批的外资研究院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每年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的市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数不低于总立项数的90%;实施“科创指数惠”,集成惠企政策给予最高3000万元政策性奖补。

  《若干政策措施》着力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畅通融合发展途径。将搭建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建设,打造高校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引育孵化集成式转移转化平台;支持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建设“苏创荟”智能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天候一键式实现信息畅通,助推人才、成果、项目加快落地。壮大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布局建设苏州高校成果转化办公室(SOTT)并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鼓励“校企双聘”,支持高校选派科技人才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企业高管到高校兼职“产业教授”。加快拓展成果转化新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先使用后付费“苏转保”专项保险产品,对企业投保费用给予最高30万元支持;推广S-Lake先进技术发展中心模式,鼓励优质企业、创投机构与政府共设专项“资金池”,遴选支持前沿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打造开放共享创新生态的维度中,苏州将着重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进科技金融国际合作发展区建设,推出“科创指数”投、贷、保、担联动融资新模式,对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贷所产生的损失给予最高1000万元风险补偿。促进高价值发明专利转化,支持企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每项给予50万元支持;加强PCT国际专利布局,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最高250万元一次性奖励;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计划项目,每项给予100万元支持。拓展对内对外开放创新空间,对新获批国家、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1000万元、200万元支持;加快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对新布局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建设支持;支持建设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对新布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记者 时玥)

责编:严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