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苏州首次举办“三合一”大会,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更好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技术转化与人才招引相融合。
聚焦成果转化,大会现场聘任了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首批技术经理人,其中苏州和南京各5人,他们将围绕产业细分领域,加快引育一批会管理、懂金融、通市场、擅转化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蒲公英孵化器总经理、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首批技术经理人吴晓梅表示,希望用这样的技术经理人身份去链接全国的、优秀的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能够更好地去落地苏州,在苏州能够更好地去发展。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动力源泉,大会发布的2025年苏州市顶尖人才、苏州重大创新团队、苏州青年科学家等,都展现了苏州礼遇精英人才的拳拳之心。
登临科技创始人、2025年苏州重大创新团队代表李建文告诉记者:“很少有像苏州这么好的、综合的创业环境,我们会扩大研发团队,增加研发投入,加速产品迭代,真正全方位地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伏瓦科技创始人、2025年苏州青年科学家苗昰表示,在苏州,开车半个小时之内,可以找到非常多的储能上下游的企业,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利用好这样的环境,迎接更多的挑战。
在7月10日发布的“全国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榜单,共有23家企业入选,苏州占4席,入选数量位列全国首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苏州已连续13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当我们初创期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是空间、人才集聚,然后是否有一些人才计划可以支持我们以背包客的形式来到苏州,我觉得苏州这些方面都做到了。经过4年的成长,(我们)现在也是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血霁生物创始人、全国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代表朱芳芳十分感慨。
德国JP集团大中华区执行合伙人Hsiao J.Chiu表示,我们来苏州参加此次大会,更多是想来看看苏州有哪些适合德资企业发展的机会,我们希望未来,可以在中德两国或者是中国和欧洲之间,进行人才服务的对接。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苏州,这里充满活力,希望有机会可以开展一些合作。”AH新西兰-中国科技商务联合会会长James Andrew Hunt说。
现场,苏州市李政道教育和科学基金会揭牌设立,将重点资助教育、科技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公益项目,为苏州教育和科学事业引才育才提供助力。
“苏州是我们老家,爸爸(李政道)一直很骄傲。”苏州市李政道教育和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李中清表示,苏州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未来肯定是要靠科技的发展,所以希望基金能支持苏州继续出人才,未来是苏州“小孩”他们的责任,是他们掌握的机会,希望他们会好好地用这些机会,为他们自己、为苏州、也为祖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