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央特科”先驱,是我党“军工事业开创者之一”。他不仅是革命家,而且是科学家和经济专家。系列报道《隐蔽战线 无声功勋》,一起认识出生于常熟、被誉为“复合型奇才”的李强。
李强,1905年出生于常熟虞山脚下,原名曾培洪。年少时,他先后在常熟、杭州、上海求学,“李强”是他20世纪30年代改用的名字,此后终身使用。
1925年6月,李强加入共青团,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926年2月11日,中共常熟特别支部在“亦爱庐”内正式成立,李强任特别支部书记。这是常熟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在这期间,李强还接受了一个特殊任务——为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研制炸药和手榴弹,这也为他后来创办军工企业,生产我党自己的枪支弹药奠定了基础。
中共常熟党史馆暨李强(曾培洪)同志革命历程展讲解员许洋介绍,“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强奉命负责上海党中央撤离的善后工作。1927年,周恩来领导建立了党的政治保卫机构中央军委特科,李强也正式开始了他的隐蔽战线历程。
1928年,中央特科增设无线电通讯科,24岁的李强任科长。他完全通过自学,研制出我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
之后,李强又前往莫斯科系统学习无线电知识,并自创“李强公式”。卢沟桥事变后,报国心切的李强于当年底离开莫斯科辗转到达延安。
“他去了以后,几年时间,生产了枪支9758支、子弹220万发、手榴弹58万枚。这些都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支援前方的抗日、夺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地方文史学者、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沈秋农介绍。
新中国成立前后,李强领导广播和通讯事业。此后,还转战对外贸易领域29年。
退休后,李强还回到家乡常熟,指导外贸工作。1996年他在北京逝世。第二年,家属遵照他生前遗愿,将部分骨灰送归常熟,叶落归根。这位为革命贡献了一生、工作了一生、奋斗了一生的“复合型奇才”,从此长眠虞山。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