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护航外企深耕 助力中企出海 涉外检察激活园区开放新动能
时间:2025-09-16 09:12:18 来源:苏州日报

  苏州自贸片区在苏州工业园区挂牌成立6年以来,已汇聚外资企业5000余家、国际化人才15000余人,获评全省首个“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置身于最前沿的开放热土上,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把“护航”写进每一次法治脉动——主动嵌入涉外法治大协同格局,以制度创新破题、以平等保护立身、以法治服务赋能,探索出一条具有园区辨识度的涉外检察新路径,为园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写下生动注脚。

  在这里,每一起案件的经验积累,都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坚实基础:从严惩跨境腐败到守护数据安全,从护航企业出海到保障落地外资,相关做法三度入选苏州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秀案例,更摘得江苏省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案例、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典型案例等,相关经验在中欧检察官知识产权交流活动、全国首届自贸检察机关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上作分享。

  制度先行,保障涉外检察稳步推进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涉外检察则是服务保障自贸区创新发展的法治引擎。

  为更好服务苏州自贸片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园区检察院始终以制度为纲、以机制为骨,先行一步、谋深一层,稳步推进涉外检察工作。

  今年初,该院出台《关于“五环联动”加强涉外检察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外检察工作领导小组,聚焦机制建设、品牌塑造、质效提升、理论研究、人才培育五大环节,形成21项举措,让做优做强涉外检察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4月10日,园区检察院正式组建涉外检察工作团队。这支15人的队伍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及知识产权、金融等检察业务,并吸纳案管、理论研究及综合部门骨干,形成跨部门协同作战的专业化力量。团队成员业务过硬,多人具备英、德、日、韩等外语特长,近半数有海外留学经历。

  为培养涉外人才、对接国际化需求,园区检察院依托“青剑坊”青年干警培养品牌,定期组织涉外热点案件研学,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举办涉外案例讲述等活动。与此同时,与北京大学共建涉企法律研究实践基地,联合苏州大学打造涉外法治实训基地,提供涉外法治前瞻性研究成果和前沿性司法供给,并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人才集聚和对外开放地缘优势,学习借鉴沪苏浙皖各地检察机关有益经验,提升履职成效。

  记者了解到,该院有4名青年干警被市检察院推荐参加最高检国际合作局、法律出版社等组织的涉外法治数据库以及人工智能、短视频等领域国际法案翻译与汇编工作;一篇理论调研文章获评省法学会涉外法治研究会2025年会特等奖。

  为深化自贸区检察机关涉外法治的协同效应,4月27日,园区检察院会同深圳前海蛇口、青岛黄岛、上海浦东、天津滨海、舟山普陀、新疆喀什等六地检察机关,建立全国首个“自贸涉外跨区域检察服务联盟”,围绕“经略海洋”“一带一路”等,在加强联动协作、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经验互学上同频共振。

  不久后,园区检察院再度落子,联合南京江北新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连云区检察院,成立江苏自贸“三区四院”检察工作联盟,通过信息共享、办案协作、理论研究、宣传合作、法治服务、数据融通、人才培养七大机制,打破区域壁垒,整合检察资源,为自贸区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法治保障。

  制度引领、人才为翼、协同为桥。园区检察院正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在涉外检察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企业“请进来”“走出去”提供更优检察方案。

  平等保护,增强外资企业投资信心

  某跨国集团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为海外制造厂商从国内采购零部件。2021年5月,公司报案称国际采购部负责人林某伙同供应商黄某等人,以虚增订单、虚假发货、虚开发票等手段侵吞资金700余万元。

  “起初证据十分薄弱,海外厂商是否收货难以核实,关键邮件、仓储记录缺失,且嫌疑人拒不认罪。”承办检察官介绍。为此,检察官实地走访企业,复核证言,列出22项补侦意见,引导侦查机关补强证据,锁定10余项异常,最终通过间接证据锁定犯罪事实。

  2024年1月,园区检察院对林某、黄某提起公诉;同年8月,法院以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罚金2万元;以职务侵占罪判处黄某有期徒刑四年。

  “园区检察机关的平等保护增强了我们对苏州法治的信任,更坚定了投资信心!”最近,这家跨国集团在苏州追加投资2亿多元。

  “我们在办案中坚持中外企业一视同仁、平等保护,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贡献检察力量。”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涉外检察工作团队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园区检察院充分履行“四大检察”职能,对侵犯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依法严惩侵犯公民信息、破坏数据安全、窃取商业秘密等犯罪,守好数据、资金跨境流动安全底线,并持续加大对洗钱、跨国电诈、出售出入境证件及涉外知识产权、内部腐败案件的办理力度。

  与此同时,针对外资企业面临的刑事被侵害风险较高;企业内部腐败犯罪风险显著和职务侵占等犯罪占比高;知识产权被侵权风险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不断增长;新型网络犯罪增长快,数据安全和网络交易风险增多等刑事法律风险,园区检察院对2023年以来所办的89件涉外企案件加强研判分析,发布《涉外检察工作白皮书》,为外资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防控指引,并组织涉外检察工作团队成员编写多语版检察服务清单,提示外资企业如遇被违法采取强制措施、刑事“挂案”、违法“查扣冻”等问题,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并告知申请流程,帮助外资企业依法维权。

  主动作为,全力护航企业出海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企业“走出去”既是国家战略需要,也是自身发展需求。

  为护航园区企业出海,园区检察院主动作为,实质化运行企检服务中心,出台《企检服务中心实质化运行工作机制》,设立企检服务驿站和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首创一次原因分析、一份防范建议、一轮堵漏建制、一份警示记录、一堂法治宣讲和一次回访评估的“六个一”企业防案顾问工作机制,为 18家本土国际化企业提供反垄断、防范内部贪腐、商业秘密保护等法治顾问服务,并联合园区司法局、工商联等部门围绕海外专利申请、规避投资风险开展专题法治讲座21次,向200余家上市公司、科创企业送达《企业刑事风险防范提示》,助力企业海外布局。

  苏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营销服务,被评为“中企出海优秀服务商”。然而,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等人曾为客户提供有偿删帖服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2024年12月,承办检察官依托“六个一”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防案锦囊”。公司随即完善议事决策、法务审查、普法教育等制度,修订章程及股东会议事规则。整改后,该公司上半年核心海外业务同比增长逾50%。

  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夏军表示,面向未来,园区检察院将以更高站位对标国际一流,以更宽视野融通全球规则,以更实举措守护开放创新,持续迭代“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模式,深度嵌入自贸区制度型开放全链条,在数据跨境、知识产权、绿色贸易、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打造更多首创性、引领性检察产品,让中外企业在每一次司法体验中都能感受到法治的稳定预期与城市的开放温度,为园区加快建设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贡献更为磅礴的检察动能。(记者 王小兵 通讯员 吴哲珺)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