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响应国家号召,解决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群等特殊群体对于辅具“租不到、租不好、租不便”的现实困境,苏州市将改造提升辅具租赁服务点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对现有辅具租赁服务点进行“提档升级”,并新增标准化服务点位,苏州正加快构建便捷可及的“15分钟辅具租赁服务圈”,努力实现从“有”到“优”的服务跃升,真正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
走进姑苏区平江街道北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无障碍柜台上,辅具租赁咨询处的指示牌、租赁指南、消毒表十分醒目,柜台一旁整齐摆放着轮椅、拐杖、老年代步车等辅助器具。“我们这儿是姑苏区辅具租赁服务点,提升改造后目前共有九大类辅具可供残疾人、老年人使用。”北园社区“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李璇介绍。
为解决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群等特殊群体对于辅具“租不到、租不好、租不便”的现实困境,我市将改造提升辅具租赁服务点纳入今年的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通过对现有辅具租赁服务点进行提档升级,并新增标准化服务点位,加快构建15分钟辅具租赁服务圈。
上午9点多,北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大厅已热闹非凡。许多残疾人、老年人每天聚在这儿,残疾人在“残疾人之家”上班,老年人聊天、就餐、参加各种活动。最近,该中心辅具租赁升级提升完成,常用辅具一应俱全,谁若有需要可随时租用。
“租赁点改造提升后,环境更温馨,租借更便捷,产品更丰富,服务更专业,”李璇介绍,如今租赁点分成咨询引导、产品展示、适配体验、取还办理等功能区,老人、残障人士在舒适环境中感受被尊重。新增了电动轮椅、康复助行器、儿童轮椅等新型辅具,扩充了手动轮椅、助行器等基础品类的规格与数量。从高龄失能群体的护理需求,到术后患者的康复训练,实现“个性化适配、全周期服务”。7月份,姑苏区组织开展了辅具租赁服务工作的专业培训,服务人员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针对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上门评估、送具到家”全链条服务。还将开通线上租赁小程序,实现一键查库存、在线预约等服务。同时,姑苏区出台了辅具租赁的标准化管理制度,针对低收入家庭,姑苏区推出押金减半优惠;持证残疾人、80岁以上老年人及低收入人群可免租金使用;有租赁需求且首次租赁的居民,3个月内无须支付租金。
吴江区残疾人文体艺展能中心既是残疾人日常活动场所,又是辅具租赁点。“今年3月份,我们在‘换位跑一次’中了解到,这儿去年就有62人次租辅具,辅具配置渠道单一,有时短期租借供不应求。”吴江区残联相关负责人陈徐华介绍。
陈徐华走访调研中发现,该中心周边小区密集、人口众多,现有辅具数量和种类不能充分满足实际需求。面对这一痛点,吴江区残联加快推进租赁点规范提升,如今品类涵盖轮椅、助行器、护理床、沐浴椅、家用无障碍设施等数十种常用辅具,并实行“线上预约+线下体验”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居民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或拨打服务电话就能轻松咨询与申请。目前,该区辅具租赁点有21个。
在常熟琴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经过提升改造的辅具租赁点,也实现了“服务不打烊”。该点位由街道残联与企业合作运营,在33平方米“不关门”的服务空间内,“琴心水暖”“琴心助行”“琴心童行”三大主题展区,提供从洗浴辅具、助行器到儿童推车等多样化产品,并配备自助终端,24小时无障碍租借。记者了解到,目前常熟全市19个改造提升辅具租赁服务点建设已完成,9月中旬全面投入使用。(记者 陈秀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