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在西安开幕,现场分享了姑苏区“数‘绘’千年古城”的案例。
透过VR设备,记者看到平江九巷的风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伴着历史典故介绍,还能“走进”建筑中,沉浸式浏览。
苏州市测绘院院长助理吕志才介绍,现在看到的是在这次西安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展出的平江九巷的一个“元宇宙”,主要利用的是和“黑神话悟空”同样的一个元宇宙的建模的技术,将一些历史文化、人文典故跟元宇宙场景相结合,让游客无论身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通过这样一套系统来远程地游览。
这样具有真实感的场景,就源自姑苏区的CIM+数字孪生平台,通过构建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还原文物建筑的形态、材质、色彩与空间尺度,实现对古城风貌的数字化再现。
吕志才说,对于这套技术来说,目前还在不断地拓展的阶段,包括现在在做的山塘、虎丘等等,接下来可能会把它做成一套产品,来辅助文旅融合提升。现在在“苏周到”上可以看到几个场景,包括数字街坊还有数字城门。
当前,姑苏区正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一批以文旅为切口的人工智能企业,正加速推进新项目落地。在金阊街道,一家企业研发了这款“AI民国旗袍换装”产品,为旅拍提供了新玩法。
金阊文化服务(苏州)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万佩泽介绍,目前能实现的功能就是游客在这个设备上面拍个正面照片,它就可以把服装还有背景都统一换成游客想要的素材,自己拍一下就能感知到大概穿起来是什么状态,目前是30秒到50秒时间。
金阊文化服务(苏州)有限公司AI数字部项目负责人杨承寅介绍,后期这个产品成熟以后,会考虑投放到园林或者一些景区,用一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更好地展现苏州古城的一些风貌。
近年来,姑苏区围绕“中心+”“文化+”“数字+”策略,坚持“续、多、新”路径,借助物联网、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推动各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让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姑苏区数据局副局长施丹表示,本次姑苏区“数‘绘’千年古城”案例,汇聚“古城细胞解剖”工程、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元宇宙+文旅融合”等一系列创新性项目和举措,就是为了让数据“活起来”,实实在在地增进民生福祉,让古城生活更加便捷美好。下一步,姑苏区数据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探索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在古城保护、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来源:苏州新闻)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