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苏州港航集团获悉,今年9月,苏州内河港白洋湾作业区中港池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124标箱。这意味着,苏州内河港单一码头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单月破万,创该码头运营以来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该码头已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4.7万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69.8%,9月单月箱量则同比增长了285.7%。根据货物跟踪,货源主要来自苏州及长三角周边地区,涵盖家电、汽车配件、家具、纺织等多个品类,出口目的地包括印度、日本、美国、埃及、丹麦等国家和地区。
“我们以内河港口网络化、江海河联运一体化为目标,持续加强各港区间协同联动,不断丰富物流产品和服务。”港航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8月,交通运输部批复同意利用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沿京杭运河851米岸线建设现代化集装箱智慧码头。2022年12月,中港池码头竣工并投入运营,该码头设计年吞吐量4.8万标箱、设置两个1000吨级集装箱船泊位。目前,该码头已开通至太仓港区、上海外高桥、上海洋山集装箱河海直达航线,创新开展CCA(二程船协议)航线业务,实现内河港进口集装箱水路运输本地清关,内河集装箱“双重运输”实现突破。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港航集团与上港集团共同设立了苏州内河港集装箱空箱中心,通过前置上海港集装箱空箱资源和港口服务功能,为苏州及周边外贸企业提供可就近提用的出口空箱资源,实现了“两港融合、视同一港”,成为苏州首个受船公司认可的异地进口还箱点,极大提升了码头吞吐量。码头运营方苏州港航集团下属苏州新成物流集团负责人介绍,对照该码头的年设计吞吐量,码头竣工投用不到3年,现已处于饱和运行状态。
据了解,码头所在的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还获评“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目前,设计年通过能力28万标箱的南港池正加快建设,预计2026年3月竣工,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内河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和运营效率,更好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
(记者 王安琪)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