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周军
10月12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河海大学举行。活动紧扣青春爱国奋斗主题,结合新时代治水安邦、兴水利民的伟大实践,通过主题演讲、情景演绎、音乐舞蹈、互动分享等多种形式,以网为媒、以水为介,网上网下同上一堂大思政课。当思政课走出课堂和教室,进入舞台、“云端”,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思政课的感召力、影响力便得到了新的提升。
河潮奔涌千帆竞,青春执笔绘华章。思政课不论用何种形式呈现,故事最感人的部分始终是奋斗。在江河湖海间,青春奋斗的脚步从未停歇。清晨的苏州吴江长漾,薄雾轻笼,沿岸步道上村民悠闲散步,清澈湖水与白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相映成趣。“以前这里又脏又臭,现在水清了、景美了,年轻人都愿意回村发展!”这样的变化,正在全国各地不断上演。水更清了,景更美了,家园更靓了,“山河湖海”的每一帧变化图景,背后都熔铸着青春坚守、青春奋斗。从太湖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到常州新能源基地的工程师;从南京博物院的数字文物“唤醒者”,到扬州东关街的非遗传承人;从长江岸边的江豚守护者,到盐城蟒蛇河的生态修复者……江苏大地上,广大青年在平凡中坚守、在奉献中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如今,放眼充满无限机遇的神州大地,新时代的青年正以“敢啃硬骨头、敢闯新赛道”的劲头,为强国建设、创新开拓的时代浪潮开辟新的航程。在实验室中,青年科研团队刻苦钻研,将探索深海的征程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用奋斗标注闪亮的“青春坐标”;在扬子江畔,青年志愿者们助推江豚救助及监测工作,用创新与智慧为“水中大熊猫”微笑永驻贡献力量……当代青年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青春最坚定的作答。
接力讲好青春奋斗故事,让奋斗成为青春最响亮主旋律。广袤农田里的“新农人”,偏远山村的支教青年,祖国边境线上的青春坚守……广大青年将个人理想汇入时代洪流,用奋斗在各行各业挥洒汗水、浇灌梦想。从历史到现实,再到未来,奋斗是串联波澜壮阔历程的一条关键主线。八百里太行,千峰如削。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上世纪60年代,太行人民为了改变缺水困境,十万民众上太行,劈山凿渠十春秋,创造了“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奇迹。无论是自然形成的潺潺水脉,还是人工凿开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都熔铸着共同的青春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穿越时空,熠熠生辉。而今,通过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活动的镜头,我们更加感受到了这种精神在新时代青年身上的延续和发扬。
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活动以独到的视角、细腻的文字展现出精彩的奋斗故事。今日之中国,青春的身影正如千万条溪流,或奔涌向前,或静静流淌,最终汇入民族复兴的大江大河。(周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