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驻园区首席记者 董捷
“AI+制造”从技术研发到落地需要怎样的生长土壤?10月18日,随着“模术空间”正式启用,苏州对这一问题给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构建要素支撑、中试验证、场景对接、资本赋能、人才服务、生态营造“六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体系,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生态“苏州样板”。
“模术空间”落点在苏州工业园区,面向苏州、代表江苏,将实现“AI+制造”从单一服务点到全方位服务生态升华——在这里,AI企业不用再为算力和场景发愁,制造工厂能轻松找到适配智能方案,科研机构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金鸡湖大道88号,全省首家“模术空间”的启用,不仅为苏州“AI+制造”融合发展树起了物理地标,更营造出一个资源高效配置、技术快速迭代、场景深度融合、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让沉淀的“势能”加速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动能”。
“六全”支撑营造万物竞相生长的数字雨林
从资源供给到技术转化到场景落地,再到成长支持、生态协同,“模术空间”依托苏州国际科技园的雄厚基础,为“AI+制造”搭建一套全链路、无断点的赋能体系。“有支撑、无卡点”的核心,恰在“六全”支撑——
全资源支撑保障。多源异构、灵活定制的4200P智算算力即开即用,模型工具链、高质量语料、智能体评测一应俱全,不仅提供算力、数据资源服务保障,更是模型生产的“全要素超市”,从数据采集到算法优化,从算力调度到模型评测,企业所需资源都能在这里“一站式”获取。
全流程中试验证。以国家人工智能中试基地为基础,以272名领军人才为“智核”、开源社区为“沃土”、跨界碰撞为“催化剂”,搭建头部服务商咨询、联合研发等协同创新平台,集成模型开发、测评、推广等全流程工具集,降低企业技术攻关、产品验证、市场推广难度和成本,实现创新成果快速产业化。
全场景应用对接。聚焦工业、医疗、政务等领域,开放丰富的真实应用场景,搭建多层次场景验证平台,实现上下游需求精准对接、技术迭代优化、模式复制推广,构建“试点—示范—规模化”应用生态,让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社会运转肌理,真正实现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全周期资本赋能。与数十只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深度合作,总规模超百亿元,针对企业初创、成长、成熟不同阶段提供全周期金融产品服务;同时,通过已设立的海外商务中心,推进跨境投资服务,为入驻企业精准匹配国际业务需求。
全方位人才服务。精准匹配AI九条人才政策,协同高校院所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国际社区,引入无人零售、智能物流等AI应用场景,以及创新孵化咖啡厅、黑科技体验馆等文化空间,让产学研交流充满活力。
全链条创新生态。微软创新中心、华为创新中心、IBM创新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齐聚,与中国科学院纳米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等科研力量形成“头部引领+多元参与”的协同创新生态。这里已孵化出数十家行业独角兽,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标杆。
“‘模术空间’像一片数字热带雨林,这里拥有企业成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土壤,营造出万物竞相生长的创新生态。”园区科技公司董事长、总裁张峰说,“六全”支撑把“AI+制造”链条上每一环串起来,将推动苏州制造业在智能化转型中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域升级”的跨越。
国际视野、苏州风尚兼具,锻造核心竞争力
以4200P智算算力、全要素资源供给筑牢技术研发根基,又通过中试基地加速算法向制造方案转化;既开放工业场景让AI真正走进工厂车间,又以全周期资本、全方位人才服务化解企业成长顾虑,更整合微软、中国科学院等顶尖力量形成协同生态,最终让AI赋能制造的每一步都有支撑……如果“六全”支撑是“模术空间”的骨架,那么深植苏州产业土壤、贴合本地制造业需求的“精准服务”,便打造了充满苏州风尚的“肌肉”。肌肉让骨架有了真正生命力,也让“模术空间”成为既能承载全球技术,又能扎根苏州产业独特生态,真正实现AI与制造的同频共振。
这份生命力同样体现在“模术空间”既有国际视野的资源链接能力,又饱含苏州风尚的本土服务优势上——前者为生态注入全球动能,后者让创新扎根产业沃土。
张峰说:“‘模术空间’的国际视野,为企业提供切实的双向赋能。”微软、IBM都已在国际科技园设立创新中心,开展极具活力的产业孵化和加速赋能服务。目前,苏州国际科技园相关团队正积极建立ODI(境外直接投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出海布局保驾护航;同时,还系统性组织企业参与顶尖国际展会,不仅帮企业“走出去”展示成果,更是为了“引回来”全球前沿的技术与合作。
“‘模术空间’的苏州风尚,其独特内核在于将苏州深厚的工业底蕴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苏州工业门类齐全,尤其在工业产品检测等垂直领域,积累了高质量、高价值的专属数据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为这片数字热带雨林注入独特的养分,使AI技术在研发端、生产线直接创造降本增效实实在在的价值,形成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张峰说。
国际视野与苏州风尚深度融合,让“模术空间”的“六位一体”战略有了更坚实的落地基础,也让其在赋能苏州AI产业发展上具备不可复制的优势。未来,“模术空间”将持续以“六位一体”战略为指引,最终实现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含“模”量、含“智”量双提升,真正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高地、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城人融合示范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