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盛世红妆》绽放姑苏,昆曲故乡唱响“大唐故事”
时间:2025-10-25 10:23:40 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一方青石,镌刻盛唐风骨;一段往事,重现红妆史诗……昨晚(10月24日),由浙江省京昆艺术中心出品,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出品的昆剧《盛世红妆》在苏州尹山湖大剧院精彩上演,现场的千余名观众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这部佳作的喜爱之情。

观众在演出海报前留影。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昆剧《盛世红妆》自今年5月首演以来广受好评,此次演出是其全国巡演第二站。作为浙江探索“青春戏曲”创新方向背景下的重磅之作,该剧不仅特邀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担任艺术总监,邀请北京京剧院一级导演李卓群担任编剧、导演,还集结戏曲界多位知名主创共同打造。演出由“浙昆”倪润志、方莛玉、钱华仪、王文惠、王恒涛、罗轩、曾杰、鲍晨、席秉琪、施洋等众多优秀青年演员共同完成,第六代传承人“代字辈”青年演员们为非遗昆曲注入时代活力。

演出现场。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全剧以2013年出土的太平公主为上官婉儿镌刻的墓志铭“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作引,通过双女主视角重构大唐女性史诗。剧情围绕“镇国公主”太平与“巾帼宰相”婉儿展开,讲述她们自少女时期相识后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故事,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纯粹情谊的珍贵。全剧横跨三朝三十五年,囊括上官婉儿、太平公主、武则天、韦后、安乐公主、李贤、薛绍、李显、李隆基等众多唐朝风云人物,通过朝堂故事突出皇宫内外的政治矛盾和人物间复杂的情感关系,探讨了权力、亲情、友情在历史洪流中的脆弱与坚韧,同时融入了对女性命运与自主意识的思考,通过宫廷权谋与女性情谊的交织,展现历史洪流中女性智慧与力量的独特光芒,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实启示意义。

  在整体呈现上,导演大胆调整传统昆曲的叙事节奏,在保留程式化表演的同时,删减了冗长的铺垫,强化了戏剧冲突的紧凑性。比如,一场打马球的戏并没有直接沿用传统戏曲里的“二龙出水”或“趟马”的表演形式,而是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巧妙融入现代艺术元素,在现有程式上进行合理创新。此外,为让演员呈现出角色的多样性与立体性,导演要求每位演员成为“六边形战士”:不仅要精通戏曲之内的表演程式,能够借鉴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还要跳出戏曲的框架,参考影视剧和话剧中更加生活化的表演方式。例如,饰演上官婉儿的方莛玉就需要借鉴官生的表演,饰演武则天的钱华仪要融入老生和老旦的步伐表情,在保留戏曲程式的同时,用当下观众更容易接受的角度去诠释这些人物。

演出现场。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在视觉上,《盛世红妆》的服装造型设计以敦煌壁画与唐代宫廷绘画为灵感蓝本,提炼出了“唯美、秀美、精美”三重设计哲学,重现了唐代的美学特征,更在现代昆剧的舞台上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将古代的精致与现代的审美完美融合,力求在唐代美学与昆曲文化中找寻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平衡。妆面的每一细节都与剧中所描绘的唐代宫廷生活相呼应,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这种设计不仅让观众感受到唐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为昆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观众与主创互动。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本次演出是尹山湖大剧院五周年精品演出季的内容之一。据悉,接下来的金秋好光景里,尹山湖大剧院还为广大观众安排了《陈寿·三国志》《戏里戏外》《萧忆情“好戏开场”巡回演唱会》等一系列精彩演出。

  (记者 朱执竞/文)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