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咔嗒……”复古打字机的机械声响交织着雕版印刷的墨香。这两天,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Bao款”百家媒体文创展上,不少观众举着手机在铅字编年史的数字化展区内不断拍摄打卡,满是新奇。作为展会的“人气王”展区,这里摒弃了传统的展板讲解模式,以6大沉浸式互动项目让媒体传播工具发展史“活”了起来,成为文博会现场必到的打卡展区。

古代印刷:手作间触摸千年传播智慧
在信息传播的长河中,印刷术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发明。展区的古代印刷体验板块,“邸报”印制和襄阳老河口木版年画体验两个项目,让观众亲手触摸千年传播智慧。
“邸报”作为中国最早的报纸,起源于西汉,兴盛于宋代,堪称“古代官方公报”。展区特制的雕版完美复原了“邸报”的经典排版样式,内容则巧妙结合本次“Bao款”百家媒体文创展的主题,更贴心地在右下角“印造人”处留白,让每位体验者都能亲手写下自己的名字,成为这份“古早报纸”的“制作人”。
同样依托雕版印刷工艺的,还有襄阳融媒体中心带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版年画体验。老河口木版年画以色彩艳丽明快、题材吉祥喜庆、线条简洁流畅而闻名,为了让观众深度感受非遗魅力,展区特意邀请了非遗传承人现场指导。
近代机械:油墨香里感受时代变迁
从手工雕版到机械运作,近代媒体传播工具的革新让信息传播效率大幅提升。展区的近代机械体验板块,活版印刷机和复古打字机的组合,让观众在油墨香中感受传播工具的时代变迁。
活版印刷机体验区有脚踏式和手动两款活版印刷机,体验者只需在指导下操作,听到旋转的墨盘发出“咔哒”声,即完成印刷。而特制的雕版明信片上,印着媒体人“朴实无华”的心声:“节假日没有突发,周周都有十万加”。这也让不少媒体人驻足停留。
旁边的复古打字机展区更是人气爆棚,15台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的复古打字机整齐陈列,透着浓浓的年代感。更难得的是,这些打字机均能正常使用,观众可以亲手操作,感受机械打字的独特魅力。
当代传播:互动中玩转现代传播潮流
进入当代,媒体传播工具越发多元,互动性和个性化成为主流。展区的当代传播体验板块,专属“吧唧”徽章定制和报纸头条互动拍照机,让观众在趣味体验中玩转现代传播潮流。
观众可以自由组合图案和文字,定制属于自己的“吧唧”徽章。在模拟了报纸头版的背景板前,观众可以拍下属于自己的照片,拥有定制版面。这种看得见、带得走、能分享的体验形式,精准契合了当代传播的核心特质。
展区负责人介绍,6大体验项目精心串联起古代印刷、近代机械到当代传播的媒体发展史脉络,将抽象的媒体历史认知转化为可留存的实物与可传播的影像。“从现场反馈来看,大多数观众都会拍照分享打卡成果,形成了很好的二次传播效应,这也契合了媒体传播的主题。”
据悉,该展区将持续开放至文博会结束,6大体验项目凭“Bao款”百家媒体文创展消费小票即可选一项免费参与。无论是想感受机械时代的复古浪漫,还是想亲手制作非遗文创,抑或是拍一组媒体主题复古大片,来“铅字编年史的数字化展区”都能一一满足。
(记者 王敏悦/文 张健/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