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州有位“神曲”作词人 一首《伯虎说》32亿+播放
时间:2025-11-06 09:47:37 来源:姑苏晚报

《伯虎说》词作者于晓明。 记者 刘达 摄

于晓明在工作中。 记者 刘达 摄

  “明月万年无前身,照见古今独醒人。”

  当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的画面传来,人民日报视频号、抖音号推送的短片中,背景音乐配上了一段熟悉的国风歌曲——《伯虎说》。这首在抖音平台累计播放超32亿次的“神曲”,就这样与“大国重器”的升空画面实现了同屏。

  这首歌的词作者于晓明,是一位来自苏州的创作者。今年50岁的他,用近10年时间从零开始摸索歌词创作,已累计写出超千首作品,还经常为知名影视剧、央视和各地卫视的节目创作作品。近几年,他更是从国企工作人员转型为全职音乐人,在音乐创作的“红海”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命题作文”带来

  超32亿次播放

  《伯虎说》的诞生,是一次“命题作文”。

  时间回到2020年,北京一名制作人找到于晓明。对方的需求直接且明确:为外籍歌手唐伯虎(Annie)写一首高度契合她风格的歌。

  歌手的名字成了最好的切入点。“唐伯虎”三个字,天然链接着苏州、才子与国风,深谙苏州文化的于晓明很快交出了歌词初稿。

  “不同于现在很多流行的填词模式,这首歌是先写了词,后来根据旋律做了修改。”于晓明说。在作曲完成后,他又根据旋律的结构、起伏、断句,对初版歌词进行了二度创作和精修。2020年11月26日,歌曲正式发行。

  歌曲上线后,热度迅速发酵。在于晓明自己的监测中,最高峰时,全网同时在听的人数超过10万。在抖音平台,《伯虎说》话题播放量目前已超过32.4亿次,并被214万以上的用户用作背景音乐。

  这股热度并非昙花一现,而是释放出“长尾效应”。在QQ音乐,歌曲收藏量显示为“999万+”;在酷狗音乐,它曾登上平台总榜单TOP4,数个版本相加在TOP500榜单上停留了上千次。

  网络神曲很快“破圈”,走上主流舞台。2022年,它登上了CCTV-3综艺频道、新疆卫视,成为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全民舞台的第3个节目,2024年末还上了东方卫视跨年盛典。杭州亚运会期间,这首歌也被使用在比赛场馆。

  “命题作文”能取得如此成绩,在于晓明看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国人唱国风,有对比差;歌曲名和歌手名又高度契合,而且本身唐伯虎也是苏州乃至全国熟知的历史人物;再加上当时市场上国风正占主导地位。”他说。

  自创练习法

  促成“实战派”写手

  《伯虎说》的成功,让于晓明“音乐人”的身份广为人知。如今,在他的家乡木渎镇,一间不大的工作室是他的创作基地,经常有同行或音乐爱好者前来交流。而十年前,他的履历和音乐几无交集。

  于晓明曾长期在国企负责宣传工作,爱好写作,每天与文字打交道,“有次偶然的机会,朋友让我写一首歌,我就尝试了一下。”于晓明说,他并非科班出身,而是靠一套自创的实战练习法入了行。

  他的练习方式是打开音乐平台,看到一个新歌标题,先不听原曲,也不看歌词。“我按这个标题自己写一版。”写完,他才打开原作,逐字逐句对比。

  “如果写得差,就看差在什么地方。”于晓明向记者复盘了这套方法,“是切入的角度不如对方?是高潮部分的情绪表达不够?还是用词不符合这首歌目标受众的语感?逻辑上是否能自洽?”这种高强度的自我纠错和刻意练习,让他快速掌握了不同风格歌曲的歌词写作技巧。

  正是这种对技能的打磨,让他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主流视野和重大活动中。从杭州亚运会、中华骨髓库的征歌,到“夜ZUI苏州”开幕式;从湖南卫视跨年晚会到河南卫视《新民乐国风夜》再到央视《国风超有戏》等栏目,他的作品二十余次登上央视。他还为《公诉》《叶罗丽》《决胜的挥拍》等多部热播影视剧创作插曲。

  除《伯虎说》外,他为张云雷的《误以为你以为》作词,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达6.4亿次。此外,他还获得了包括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原创歌曲评选一等奖以及“繁星奖”“吴韵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

  以开放的心态

  拥抱市场变化

  2021年辞职,对于晓明而言是全身心投入创作的开始。他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写手,而是开始尝试向制作人转型。

  “制作人就像一首歌的总指挥。”于晓明说,作词只是整个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首歌从作词、作曲、编曲、和声到混音,是一个长流程。制作人要做的就是把控各个环节,为每个环节找到最合适的人,协调起来,做到最好。”

  这个新身份,要求他必须用全局视角看待作品。他开始深入了解歌曲从创作到发行的综合运营流程。在他看来,既然选择了职业化,创作就必须坚持结果导向,“数据就是结果,创作只是过程”。

  看数据就要研究市场导向,为了贴近市场,这位50岁的创作者,经常主动深入他过去并不熟悉的领域。“这个月流行国风,下个月可能就是说唱、暗黑风、二次元,你都得能写。”他说,“看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

  市场的新变化不止于曲风,还包括技术。对于时下火热的AI创作,于晓明也尝试过。“AI生成的作品,要么太空洞,要么就是精彩的地方太多,反而难以形成有效记忆点。”他说,现阶段的AI还不符合人真实的情感节奏,但是AI对行业的冲击已经产生,“未来,那些低端的、应景的需求可能会被AI取代”。

  于晓明也保留着对家乡苏州的关注。他曾为昆山的昆曲文化节写歌,也曾在苏州音协的各项比赛中斩获多个奖项。“《伯虎说》其实就和苏州有关。”他说, “未来,我还是会继续深入专业领域,为宣传江南文化、苏州文化,创作出更多更好更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反哺家乡。”(记者 刘达)

  《伯虎说》歌词摘录

  一枝春风叩柴门

  一声鹊啼我自珍

  不见对弈人 落子定乾坤

  酩酊寄此身

  一壶炊烟煮黄昏

  一盏旧茶浮亦沉

  清风无人问 拭尽万般尘

  与君斟星辰

  明月万年无前身

  照见古今独醒人

  公子王孙何必问 虚度我青春

  明月万年无前身

  照见古今独醒人

  公子王孙何必问 和光也同尘。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