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焕新亮相的苏州消防文化微㞡厅。 记者 朱执竞 摄
11月是全国消防宣传月,近日,位于姑苏区山塘街154号的安泰救火会旧址以“苏州消防文化微展厅”的身份全新亮相。作为苏州唯一一处在民国时期救火会旧址上改造活化的消防主题展厅,这里曾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千年山塘的烟火气,如今则串联起跨越百年的消防记忆,呈现出“古代防火智慧——近代防消结合——现代智慧预防”的完整脉络。
漫步山塘街,古代建筑中的消防元素随处可见。屋顶上以弧形翘角的观音兜为防火屏障,窄巷间的备弄兼具邻里通道与应急疏散功能,层层叠叠的马头墙可有效阻断火势蔓延,它们与街畔码头、巷尾水井、庭院池塘等取水点共同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创建于1925年的安泰救火会隶属于当时的阊胥盘救火会,意为“安稳如泰山”,经费主要由各商铺业主捐款,青壮年店员、工人自愿参加,旧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走进微展厅,旧时水龙、铜质警铃、老式消火栓等展品里可见民间消防人“消”的担当;他们的“日夜值守、提前预警”中藏着“防”的坚守。展馆墙上悬挂着的已故老照片收藏家谭金土所藏的市民公社老照片尤为珍贵,泛黄的影像中,民间自治组织参与消防巡查、普及防火知识的场景,定格了老苏州人“齐心防患、共护家园”的温暖瞬间。
微展厅还将消防文化与多元形式融合,桃花坞木版年画中“古人排查隐患”“邻里宣传防火”等画面让“以防为主”理念兼具传统美学温度,苏州本土画家以艺术笔触还原了不同年代的守护场景。从古人“定期清理水井、预防火灾”的质朴举动,到民国时期救火队员们“日常巡逻、提前预警”的工作日常,再到现代消防员“科普宣教、隐患排查”的专业身影,一幅幅作品直观地呈现了消防事业从“重扑救”到“重防范”的演进。此外,观众还可亲手操作数字化模拟监测预警系统、火灾隐患排查互动装置等,识别隐患,提前处置,通过科技元素让“防”的意识扎根。
据悉,如今这栋民国建筑一楼的苏州消防文化微展厅与二楼的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共同构成了“二馆合一”的模式。“我们将延续安泰救火会的消防基因,将历史遗存与古代消防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安全教育课堂。观众可以通过遗迹、影像、体验的多元组合,了解‘消’的历史,学习‘防’的方法。”参与展厅策展设计并担任义务讲解员的李铮浈表示,希望每一位参观者走出展厅后,都能将“防隐患、保安全”融入生活,让平安在“预防”中代代绵延。(记者 朱执竞)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