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奋勇争先挑大梁 趁势而上启新程 | “3456”标注昆山高质量发展新刻度
时间:2025-11-16 09:21:13 来源:苏州日报

  2025年即将收官,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冲刺阶段。今年以来昆山的发展成效,可以概括成“3456”。

  “3”即昆山的进出口总额占苏州的1/3,已经连续4年突破千亿美元;“4”即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到苏州的1/4;“5”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及其他的主要经济指标大致都占到了1/5;“6”即前三季度,昆山GDP的增速达到6%,高于苏州、高于全省。

  今年,也是昆山连续21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首。从苏州地区的“小六子”到全国县域经济的长期领跑者,“昆山之路”从来不是一条简单的增长曲线,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自我超越。

  当下,昆山正拉高发展标杆,跳出县域思维,将眼光投向更远的地方,开展一场与自己的全新竞赛,争做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的探索者、引领者。

  重大项目夯实“压舱石”

  今年初,立讯精密总投资120亿元的项目签约落地,创下近3年昆山单个项目投资额纪录,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800亿元,还将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向昆山集聚。仅仅3个月后,立讯科学园声学产业一期顺利投产、二期同步开工,超60亿元投资将催生200亿元年产值的新增长极。

  龙头企业为何如此“重仓”昆山?立讯集团副董事长王来胜的话道出关键:“这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核心布局,更是对昆山产业链和‘昆山服务’的高度认可。”

  时间拉回2022年,立讯曾面临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9个月内新建、改建80万平方米厂房。

  敢拼敢闯的昆山人乐于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相关部门和乡镇密切协作,在选址、用地、审批等方面倾力支持,奇迹般实现“三天办齐四证”“交地即发证、发证即开工”。“昆山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这份担当让企业扎根的决心越发坚定。

  产业,是区域经济最坚实的骨骼与血脉。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昆山多措并举稳增长,坚持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在主动作为、协同联动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创发展优势。

  在700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30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的基础上,昆山坚持“核心产业+”,加快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转型、整机制造向智能穿戴和智能声学等新领域拓展,推进构建“2+3+3”新兴产业体系,持续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立讯与昆山的“双向奔赴”,正是这片热土的日常缩影。今年前10月,昆山超过210个亿元级项目签约,近千亿元的计划投资,高筑昆山经济的“护城河”。

  链群生态筑就“强磁场”

  20世纪90年代,昆山通过“拆笔记本”招商,“缺什么补什么”,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正是这样的产业链思维,让昆山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中得以继续领跑。

  如今,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万个外资项目扎根于此,3.5万家工业企业、2816家规上工业企业、3345家高新技术企业、1097家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深耕。而“无形”中打造的“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产业链群,是昆山营造的最佳生态,也是昆山持续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的底气所在。

  不仅强链补链延链,昆山还主动“造链”。其中,从零开始的“咖啡传奇”,是行业广为流传的昆山招商佳话。

  虽不产一粒咖啡豆,但凭借完善的咖啡产业链生态和区位优势,昆山已集聚了星巴克、瑞幸等超100家头部企业,掌控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进口量,形成了新的千亿级咖啡产业集群,获评“国际咖啡产业之都”。

  咖啡之外,其他产业同样“芳香”绵延。昆山坚持“一米宽、百米深”理念,精心打造了50个特色产业园,不断吸引着高端要素集聚。从先进计算产业园剑指算力巅峰、长三角国际低碳产业园聚焦绿色未来,到沪昆整形医学及抗衰产业园开园即满园、梦世界两岸数字文娱产业园涌动数字浪潮,产业布局实现从生产到研发、从制造到消费全面覆盖,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从智己L6到MG4,清陶能源的固态电池已成功装备于上汽的“明星”车型。除了自身技术,清陶研发副总监刘京亮道出了另一个关键:“生产电池模组涉及众多环节,离不开供应商的紧密配合。”如今,清陶超过80%的供应商都在昆山本土,最近的合作伙伴只有一公里距离。

  在昆山,这幅高效协同的图景已是常态。一家整车厂可以在昆山找到几乎所有的配套零部件供应商。而超700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逐渐形成了“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装备”的完整产业链。每秒钟有一颗“芯”在昆山完成封测,每分钟有一块“屏”从昆山发往终端,成为现实。

  新兴产业激活“加速器”

  打桩机轰鸣声此起彼伏,荒草地在加速变成“物流机器人王国”。10月16日,顺丰长三角创新总部项目在昆山陆家镇开工。项目总投资7.2亿元,规划建设“一院五中心”,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销售额超28亿元。

  作为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顺丰集团在长三角腹地落下关键棋子的背后,是昆山以人工智能与数字化为牵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雄心。政企的“同向奔赴”还体现在对接的“深一度”,在项目既定功能基础上,昆山市数据局结合顺丰在大数据领域的优势资源,碰撞出“空间信息数据标注中心”新项目,让“单子”先跑起来。

  在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昆山立足3.5万家工业企业的雄厚“家底”,通过政策引导、场景开放与生态培育,加快布局AI服务器、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赛道,构建新兴产业体系。

  距离顺丰项目几公里处,影石华东产研中心与影石创新产品场景应用基地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个连续6年位居全球全景相机市场份额第一的新锐企业,将依托其华东总部,推动昆山智能影像产品走向全球。

  “新”意迭出,“新”欣向荣。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稳健向前;智能网联汽车、具身智能、低空飞行器描绘着未来的轮廓;高端食品、时尚创意、消费医疗在悄然生长……新兴产业体系如同奔涌的活水,为昆山注入不竭动能。

  今年以来,中科可控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化项目开工,自主服务器产能即将翻番;60余家低空经济企业,勾勒出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全景图;沪昆整形医学及抗衰产业园开园不到一年便“客满”,25个优质项目预计将创造超50亿元的年产值。承压之下,这些新动能越发彰显出昆山的韧性。

  这是一场基于深厚制造业底蕴的自我革新升级。根据《昆山市推进新型工业化2025年实施方案》,昆山顺势卡位新赛道、全力开拓新领域、积极培育新动能,计划形成1个万亿级产业、3个千亿级产业和11个百亿级产业的梯次集群格局。

  如今的昆山,早已跳出“县域竞赛”,以“与自己对话”的清醒持续突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赛道上,始终目光长远的昆山,正书写着更壮阔的新传奇。(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通讯员 王超 翟玉标)

责编:严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