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试点地区,2025年,昆山市10个乡镇的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三张清单”,明确划分为乡镇“必须为、负全责”“配合为、尽次责”“无力为、负不了责”三类事项,不仅让基层干部从“无限责任”中解脱出来,更构建起“清单之外无事项,责任边界无模糊”的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回归“有效”本位。
清单之变
从“疲于应付”到“精准发力”
基本履职事项清单明确乡镇“必须干”的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核心职责,昆山10个乡镇平均梳理140项;配合履职事项清单厘清“协助干”的事项,划定市县与乡镇主次责任,平均梳理80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将347项专业性强、乡镇“干不了、干不好”的行政执法、复杂审批等事项“物归原主”。
在住建领域,居民关心关注的住宅维修资金方面,市级部门不再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的日常管理,转而聚焦政策指导和使用监督;乡镇承接受理、审核全流程日常管理,紧急维修时效从“月”压缩到“日”。
玉山镇在收回338项执法事项后,案件办理规范性显著提升,复议诉讼量减少60%。周庄镇综合行政处罚权事项从674项减少到278项,破解了重点领域权责配置不清问题,将乡镇一级存在但从未履行的“空转”事项收回至上级部门,有效避免了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现象,同时减轻了基层负担,优化了资源配置,缓解了基层因能力不足导致的履职风险。
针对大型商业小区“物业管理难、居民诉求多、资源整合少”的困局,陆家镇泗桥社区在“四方协同”机制下,依据履职事项清单构建了“六方联动”治理模式,社区、物管会、物业、志愿者、流动党员和社会组织分工协作、各司其职,顺利推进物业重聘、小区重整、队伍重塑等工作,2024年物业费收缴率达94%,今年前三季度业主投诉率同比下降64%。
“清单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精准画像。”昆山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权责体系,让“该管的跑不了,不该管的交回去”,让乡镇工作从“疲于应付”变为“精准发力”。
治理之变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力”
“推进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常遇到部门间协同不足的情况,要么事项衔接缺乏牵头主体,要么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各部门均在积极推进,但清单仍难以真正落地见效。”昆山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昆山市级部门跳出“单打独斗”思维,以“联督+联评+联审”的工作体系,让清单从“纸上条款”转化为“落地实效”。
清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昆山市级全面建立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工作体系,明确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抓统筹、联络员抓对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避免清单运用中出现执行不力的情况,昆山市委编办会同昆山市委办、市府办、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将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执行情况,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察监督有机融合,构建“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结果评价”的完整工作链条。
今年5月,昆山市人大常委会聚焦“落实成效”,专题审议巴城镇、锦溪镇清单试点推进情况,督促“按单履职、依单办事”。昆山市政协创新监督方式,将市级机关部门支持乡镇履行配合履职事项清单情况(提供技术、装备、资金、培训等),纳入政协部门评议范畴,强化监督实效。今年8月,昆山市政协召开民主评议“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专题会议,评议小组就市人社局贯彻落实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情况给出评议意见。
在强化多元监督、压实执行责任的基础上,昆山进一步健全依单评估机制,建立成效联评体系。由昆山市委编办牵头,会同昆山市司法局、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综合评估,重点从事项完成质量、群众满意度、基层减负实效等多维度进行全面研判,为后续工作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今年7月,已全覆盖完成10个乡镇履职事项清单执行情况和运行效益评估工作。
创新之变
从“千镇一面”到“一镇一策”
没有一个户籍人口,却专门挂牌成立基层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几个月时间,20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全新升级,99%为供周边企业职工共享的文体休闲区域;不到半年,新修和改造5条主干道,一批缤纷活力公园成为点缀在厂区之间的人文风景带……在巴城镇,昆山首个集宿区社区梧桐社区的成立印证了履职事项清单对基层治理的深刻重塑。
随着千亿级项目落地,8万名产业工人涌入,巴城镇原有社区服务体系面临“超载”。经过多次专题调研,最终在清单中增设“推进梧桐小城建设,加强大型企业集宿区社区化管理”“优化空间布局”“更新配套设施”“推进重点企业要素保障”等针对性条款。单一工业集宿区蝶变为“梧桐暖城”,实现“集宿区就是服务区、生活区就是生态圈”。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企业群众诉求“主渠道”,随着基层治理任务日益繁重,群众诉求呈现“跨领域、复合型、专业化”新特点,对责任界定、派件时效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昆山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以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为核心,深度整合12345热线省级标准清单,优化诉求办理全流程,构建“依单派件、依单定责、依单督办”的职责体系,努力实现企业群众诉求“接得准、办得快、答得好”。
“事项派发从分钟级降至秒级,处理时长缩短18分钟,准确率97%。”在周市镇,数据中心主任朱听松现场演示AI“数字员工”的运作流程,系统自动识别工单,依据履职事项清单匹配责任部门,同步推送政策依据和处置模板,实现“机器识人、按单派活”。
淀山湖镇则整合服务事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集成人社、医保、民政、税务、卫健等高频事项,群众办事更便捷。
“清单明确了‘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让我们敢闯敢试又不偏离方向。”正如不少乡镇干部所说,这种“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治理格局,正是昆山基层治理现代化应有之义。
发展之变
从“负重前行”到“轻装上阵”
6月24日,总投资43亿元的沪士电子人工智能芯片高端印制线路板项目在昆山高新区奠基。从意向洽谈到拿到施工许可证,背后离不开履职事项清单划定的“服务责任田”。昆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项目前期论证,提供“拿地即开工”政策包;昆山开发区全程跟进报建流程,协调住建、资规等部门并联审批;其他市级部门按清单提供“技术交底”,确保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与施工许可证当天办结。
随着“三张清单”落地,昆山各乡镇将资源配置和工作精力向核心职能、重点任务聚焦,各镇各美其美、各展所能,一批“大而强”“中而优”“小而美”的项目加速签约、投产达产。
昆山市委编办主任卿胜介绍,为防止清单沦为“稻草人”,昆山坚持以编为基、以用为本,不断健全“编、用、管”全链条管理体系,推动履职事项清单规范执行、落地见效。(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通讯员 段晓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