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AR眼镜可进入博物馆的“隐藏时空”。 记者 王敏悦 摄
昨日(11月26日),记者从苏州考古博物馆获悉,该馆的AR(增强现实)眼镜智能导览服务已进入最后的验收阶段,计划将于12月正式开放给市民及游客使用。
坐落于石湖之畔的苏州考古博物馆是江苏省内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自今年5月开馆以来,已成为市民及游客竞相奔赴的苏城又一处文化地标。馆内成组、成套地集合式展陈了超1200件/套苏州历年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展陈布局贯穿考古全生命周期。1:1复建于馆内的“东吴大墓”——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一号墓,更是令大众与千年前的历史风尘跨时空相会。
而随着AR眼镜智能导览服务的引入,普罗大众与考古的距离将被拉得更近,观展体验也将变得更为沉浸。戴上AR眼镜,步入考古博物馆的展厅之内,观众将在虚拟形象“苏小古”的带领下“解锁”博物馆的另一重“隐藏时空”。许多个蓝色小光球分散在展馆各处,每个小光球都是一处互动点,暗藏着各种新奇的玩法,在虚空处点击按钮,或可听考古学家现身说法,或可捡拾青铜古剑来一段剑舞。
在考古探方前,戴上AR眼镜的观众将化身考古实习生,亲身体验发掘到一件文物的惊喜与兴奋。而在另一边,一件残损的陶器正等待着你的修复,你将按照指令,将残片一件件地拼贴回原处,才能达成“文物修复”成就。“东吴大墓”前的展柜旁,金手镯、金戒指都可供“佩戴”,只需轻唤文物的名字,再伸出手,首饰就戴好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戴上AR眼镜,观众仿佛化身《盗墓笔记》里的一众主角,墓穴内原先的一众陈设,均以三维建模的形式呈现在眼前,一览无遗。
“其实在苏州考古博物馆开馆之初,我们就考虑过向市民及游客同步开放AR眼镜智能导览服务,但当时已开发的体验点位数量偏少,我们决定还是等一等,多做一些好玩的体验点位,把互动性和沉浸感进一步提升之后,再向大众开放。现在,我们的体验点位已经达到30个了,等我们做完最后的调试,就可以开放给大家使用了。”苏州考古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AR眼镜智能导览服务的引入,将让考古博物馆成为一个可进入、可互动、可感知的“趣味历史时空”,使其在数字时代更好地履行教育、保护和启迪公众的核心使命。(记者 王敏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