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之一。一起从苏州港主港区太仓港出发,看看那里的五年变迁。

深秋时节的太仓港码头,舟楫云集、货畅其流。“邮差号”滚装船缓缓靠向岸边,一天时间,它就可以装入4000多辆新能源汽车,驶向中北美市场。
“截至10月份,(今年)已经完成了超过80万台汽车的装卸任务,得益于现阶段国内新能源车品牌大量出口的契机,都选择从太仓港进行出口。”海通(太仓)汽车码头业务运营部经理助理陈磊介绍。

船只停靠的这个商品汽车滚装泊位区,在五年前的航拍影像中还是一片水面。2021年4月,太仓港完成首船2722辆外贸汽车出口业务,实现了“零的突破”。2022年,太仓口岸出口汽车约17.5万辆;2023年首次突破40万辆;2024年汽车出口近50万辆。今年1至10月,这个数字来到了近70万辆,同比增长超75%。时至今日,这里已经成为长江干线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
“新能源出口(数量)逐步增大,工程车辆、大型车的出口也逐步在增加。还有一些大件设备、工程设备的出口也在逐步增加。”海通(太仓)汽车码头业务运营部经理助理陈磊表示。

穿过开阔的商品汽车滚装泊位区,桥吊林立的集装箱泊位区映入眼帘。一期码头是太仓港最早建设投用的集装箱码头,此刻码头工人正将风电设施吊装上船,向东南亚出口。与2020年的航拍影像相比,同样的位置,堆场上摆放的木材、钢材变少了,储能柜、框架装运汽车等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成了码头“新潮”。
“风电项目到今年已经做到了80万件,到今年年底,估计要突破100万件。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货物)从传统走向比较高端、新型的货种。”苏州港太仓国际集装箱码头值班经理戴庆浩表示。
2020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21.2万标箱,货物吞吐量2.16亿吨。今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预计超8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预计完成2.9亿吨,分别同比增长53.5%和34.3%。
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货运技术部副总经理李明表示,凭借着稳定班期、高效直达的服务,太仓港已成为连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的重要桥梁。

“十四五”以来,苏州港集装箱航线网络迈入加速拓展期,目前已覆盖东北亚、东南亚、中东、东欧、北非、南美等地区120余个港口。在“前港—中区—后城”布局下,沿江服务业企业如拼图般与港口紧密嵌合,背靠太仓港,4800多家企业共同组成了千亿级港口物贸产业基地。
“港口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物流基础设施。我们坚信,这些都将为我们未来增长提供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汉高消费品牌亚洲区生产运营及供应链负责人马沐阳表示。
目前,苏州港已成为全国首个集装箱吞吐量突破千万标箱的内河港口。2025年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预计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0%以上和10%以上。沪苏同港、甬苏联动效应深化,穿巴高效畅行。今天的苏州港,还刮起了“绿色智慧风潮”。五年来,建成342套岸电设施,岸电泊位覆盖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干散货码头全作业环节实现自动化。

苏州港管委会发展服务局局长方健表示,苏州港将持续发挥“江尾海头第一港”的区位优势,做大做强江海中转枢纽港,纵深推进物流港向物贸港转型,潜心构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链接全球窗口,为苏州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创新及外贸保稳提质注入强劲动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