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旅游
地产圈
家居
财富
留学
中国苏州
苏州新闻发布
新闻客户端
名城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小康”不停步 补短锻长再出发
苏州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令人称道,小康社会的相关指标也远高于其他地方。先行村领导的“不满足”,实际上就是在瞄准农村现代化发展之路,在这条路上,苏州的农村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苏州农村也一定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详情】
高新区启动“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主题融媒采访报道行动
7月24日,“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走进百村千企万户”之苏州高新区主题融媒采访报道行动在枫桥街道苏州中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启动。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奚红出席活动。
【详情】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老蟹农的小康梦
61岁昆山巴城湖村村民高月明养大闸蟹19年,早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宽裕生活。更让老高高兴的是,再过几个月,他们一家就要搬进宽敞明亮、设别齐全的新房子了。
【详情】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魏华:“奔”出幸福生活
1983年2月,为实地考察小康目标的可行性,邓小平来到苏州调研。当时的魏华可能还不知道,这位在虎丘塔下不期而遇的老人,将给自己和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94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开工建设,一大批外资企业陆续落户苏州。
【详情】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走进百村千企万户”主题融媒采访报道行动启动
今天(17日)“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走进百村千企万户”主题融媒采访报道行动在吴江开弦弓村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启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出席活动。
【详情】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来看!报道团昨天去了苏州这些地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题采访报道活动,昨天继续报道团探访了苏州这些地方……
【详情】
携手奔小康,石阡县聚凤乡代表团来澄阳考察
聚凤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龚进表示,通过参观近距离地了解到澄阳街道产业发展、养老服务、规划建设和基层党建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对他们接下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同时,他介绍了聚凤乡最近的扶贫成果,对街道的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并邀请澄阳街道再次到聚凤乡进行回访。
【详情】
百村调研行 携手奔小康|七峰村:留住绿水青山 造就金山银山
百村调研行,携手奔小康,一起寻访乡村故事。在苏州有这样一座秀美的小山,山脚下有着优美的乡村风光。这座山叫铜官山,位于常熟海虞镇七峰村。七峰村曾经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穷村”,如今发展成为常熟环境美、经济强的明星村,而七峰村的蜕变与这座山的命运紧密相连。
【详情】
携手奔小康 百村调研行|金华村:坚守水韵乡愁 走上致富之路
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金华村办起了村办工厂,成为张浦镇村办厂的领头羊。2004年以来,金华村还先后成立富民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和农地股份合作社三大“强村富民载体”。随着村级集体收入越来越厚实,村民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详情】
携手奔小康 百村调研行|迎湖村:打造美丽乡村 唤醒乡村活力
目前,迎湖村已开出14家农家乐。今年,由15栋民宿组成的民宿集群将启动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让迎湖村的村民们尝到了发展“甜头”,2017年到2019年,迎湖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年保持10%增长,村级资产达到了1.9亿元。
【详情】
机关党员进社区 构建文明小康社会
姑苏区建设局机关第九党支部、领秀金品社区党支部等单位的在职党员和党员志愿者走进姑苏区白洋湾街道领秀金品小区,开展环境整治活动,除草、清垃圾。 据悉,领秀金品花苑小区有一处利用率极高的公园,内有一亭子,夏天乘凉是居民们的必备“神器”。
【详情】
更多 >>
我的小康生活
我的小康生活丨抱团脱贫! 贫困村如何变成网红村?
灵湖村是位于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5年前,它还是苏州市的贫困村。然而,五年之后,这个小村庄不仅富了起来,连带动村民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灵湖村的成功脱贫得益于5年前的一场合作,当时,临湖镇上的三个小村庄决定一起抱团合作,没想到,从此走向了致富之路。
【详情】
我的小康生活∣小小理发店里的“奋斗”史
在姑苏区三元一村里,有一家理发店,店的规模不大,生意却是格外的好。店老板是一对夫妻,三十年前,他们来到了苏州,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们则是很多新苏州人奋斗的缩影。
【详情】
我的小康生活∣父子齐上阵 从“奔小康”到想当“蟹状元”
宋永康是太湖边上的一名蟹农,从1998年开始,他就养起了太湖蟹。经过20多年的打拼,宋永康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帮助身边的蟹农一起走上小康路。如今,养大闸蟹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农活了,而是需要更多的科学化的理念。老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和父亲一起养起了蟹。
【详情】
我的小康生活丨鱼摊上的幸福生活
刀起刀落间,一条鲜活的鲫鱼就杀好了。蒋建华今年53岁,卖鱼整整27年,一旁的这位就是如今鱼摊的新掌门人,她的女儿叶斐。看着女儿怀抱外孙女卖鱼的模样,蒋建华感慨万千,这不就是当年的自己吗?
【详情】
我的小康生活丨倪强:靠手艺吃饭 靠匠心做菜 带着大伙奔小康
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把心力都用到做菜上的人。在他看来,每一道菜都是一个作品,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具有苏帮菜的灵魂。而他也正是凭借着这股爱做菜的劲头,自己的生活也过的热气腾腾。
【详情】
更多 >>
幸福小康脸
幸福小康脸|他们因他而灿烂!苏州医生在云贵高原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我在10年前去过一次贵州,那边落后的医疗条件给我印象很深。”2019年7月,在听说医院要派人手前去贵州支医时,陈栋第一个报了名,并坚定地向院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定竭尽全力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详情】
幸福小康脸|从借路费打工到买房安家,这位公交师傅的人生在苏州成功逆袭!
夜晚的霓虹灯闪烁,车窗边凉风习习,吹乱了老郭双鬓的白发。想到如今一家四口在苏州有房有工作,日子有奔头,他的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幸福的笑容。
【详情】
幸福小康脸|主动退掉低保、活成“小坦克”!苏州小娘鱼在小康路上一直狂奔~
虽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干活时却透着几分北方女汉子的“爽气”。可谁也不会想到,她曾闯过癌症的“鬼门关”、趟过创业的“流沙河”,才在生活的荆棘路上绽放成如今这一朵“铿锵玫瑰”。
【详情】
更多 >>
老乡说小康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 | 从勉强生活到年入50万,“制扇达人”扇出幸福生活!
从1天做50把折扇,到7天只做一把精品扇;同样的一把扇子,同样的谋生手段,从勉强能维持一家温饱,到全家年入50万,在周云龙手工制扇的40多年时间里,他的生活品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实打实地感受到了买扇子的消费者们,生活品质的飞跃提高。
【详情】
vlog·老乡说小康|三代人,讲述自己的“江村故事”
融媒采访报道行动的首站,正是开弦弓村,这里紧邻太湖,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形状像一张拉开弦的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
【详情】
更多 >>
专题汇总
更多>>
2020苏州两会时间
2019苏州新闻月历
看见江苏——强富美高新答卷
专栏
苏大女生状告爱奇艺今日终审:驳回上诉,维持一审原判
▪
苏州这个园林首获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大奖
▪
一颗小行星以苏州“90”后命名
▪
苏州图书馆正在搬迁中,二馆开放时间定在
▪
蓝绍敏指出苏州应定位“国际化大都市”
网曝苏州洛丽塔实体店关门 店主躲家里玩手游不还钱?
▪
三万块让你孩子五分钟读完10万字?
▪
苏城街头盲人“消失”了?
▪
苏州老字号会走网红路吗?
▪
部分影院不提供3D眼镜 称考虑到个人卫生
超载车想上苏州市管高速? 没门!
▪
原定在苏举办CBA国际篮球冠军杯赛已取消
▪
苏州人最爱的竟不是《我和我的祖国》?
▪
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苏州举行国庆升旗
▪
苏州老兵石磊揭秘阅兵式军乐团
苏州抽查结果:封存问题辣条118公斤
▪
创业MBA沦为网络水军,删一条负面进账三
▪
苏州产妇命悬一线 疑因孕前服用了这种药
▪
骗子潜伏微信群 以低价兑换外币专骗出国
▪
苏州视障者看起来更少了? 其实是因为...
▪
苏州“企二代”登场 90后海归女接掌老字
▪
苏州大市范围内房产限购、限贷、限售政策
▪
苹果梨子价格翻倍 “水果不自由”仍将持
▪
苏州部分银行房贷利率下调 贷100万或少还
▪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园区:引智做加法 创新
▪
工业园区再登《新闻联播》 创新变革引关
▪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苏州工业园区
▪
新华网:“设计+产业”点亮2018苏州国际
正在热播《红腰鼓》
▪
《绝代双骄》胡一天饰演花无缺陈哲远饰演
▪
《我不是精英》雷佳音邓家佳守护爱情上演
▪
“国民弟弟”终究成长为“演技派”
▪
《非诚勿扰》要过年了,教你如何面对“催